重庆公安打造三大智能警务平台,让城市生活更安全便捷
重庆公安打造三大智能警务平台,让城市生活更安全便捷
重庆,这座立体的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的故事。而在这座城市的背后,有一群人,他们用科技的力量,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平安。近年来,重庆市公安局大力推进科技化改革,创新推出了“山城快警”、“智能交管”和“警快办”平台等举措,让警务工作更加智能高效,也让市民生活更加安全便捷。
“山城快警”:让安全触手可及
“两名孩童不慎陷入大滨路万发码头附近的淤泥中,快来人帮忙!”10月27日中午,热心市民杨先生报警求助。不到5分钟,民警就赶到了现场,将孩子从齐腰深的淤泥中救出。这样的快速反应,得益于重庆公安推出的“山城快警”机制。
今年9月5日,大渡口区率先启动“山城快警”警情数智直派试点工作。试点中,大渡口区公安分局创新打造数智派警平台,将派出所除综合指挥室值班民警以外的值班警力,全部撒到街面或社区开展巡防工作,由原来的驻地“静态接处警”变为现在的街面或社区“动态接处警”。
“快,是‘山城快警’的核心。”重庆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近2个月来,实现了110警情指令平均流转时间缩短40%以上,处警民警30秒内签收、1分钟内出动、核心区域5分钟到场,全区九类街面警情同比下降28%。
“智能交管”:让交通更顺畅
作为一座山城,重庆的道路交通状况复杂,交通管理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点。但如今,重庆的交通信号灯学会了“思考”,让城市出行更加便捷智能。
今年国庆黄金周前夕,9月30日16时,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应用监测到内环以内小时在网车流量达40万辆,触发了管控预警。系统自动启动三级预案,对大流量道路迅速采取四项管控措施:一键配时、一键诱导、一键派警、一键协作。19时40分,晚高峰基本消散,较去年同期提前50分钟,其间道路交通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10月1日的国庆假期出城高峰中,中心城区全日在网车流量达169万辆,较去年同期增加5.6%,但平均车速较去年同期提升5.4%,首次实现了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和高速公路亡人交通事故“两个零发生”。
“警快办”:让办事更便捷
前不久,来重庆找工作的胡先生收到了心仪公司的录用通知。因办理入职手续需要开具有关证明,他在重庆公安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警快办”提交了申请。审核当天通过,证明文件在线下载,整个办理过程“零材料”“零跑腿”。
“警快办”平台整合了多个警种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实现431项特色服务“一网可达、触手可及”。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接三级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77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在市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渝快办”上线运行。在重庆火车北站的智慧警务站内,一窗通办智慧警务舱能够第一时间为忘带身份证的旅客办理临时身份证明。在江北嘴国家级战略金融中心,警务自助服务区增加了服务金融从业人员的出入境便民服务设施。
重庆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公安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推动数字警务建设更智慧、更智能。围绕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我市出台《全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现代化新重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出户籍、出入境、车驾管等领域30条便民利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