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坠机一周年:专家解析亲人离世后的心理反应与应对
东航坠机一周年:专家解析亲人离世后的心理反应与应对
2024年3月21日,是东航MU5735坠机事故一周年纪念日。一年前的这一天,这架从昆明飞往广州的航班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132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让132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也让无数家庭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面对亲人突如其来的离世,如何走出阴影,重新找回生活的方向,成了许多遇难者家属面临的难题。这不仅是一道需要时间来慢慢愈合的伤痕,更是一场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心理重建之旅。
亲人离世后的心理反应:五个阶段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面对亲人离世时,往往会经历五个典型的心理反应阶段:
否认与隔离:在得知噩耗的最初阶段,很多人会本能地拒绝接受事实,认为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这种防御机制能够保护人们不被强烈的情绪所淹没。
愤怒:当防御机制开始消失,痛苦便会重新浮现。人们可能会对亲人的离世感到愤怒,质问为什么亲人要离开,为什么上天要剥夺亲人的生命。这种愤怒有时会转化为对自己或他人的攻击。
讨价还价:在这个阶段,人们会不断想象如果自己做了什么,亲人也许就不会离开。这种自我怀疑会让丧亲者陷入自责和愧疚之中。
抑郁:当所有挣扎都显得无力时,人们会感到深深的无助、沮丧和痛苦。有些人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接受事实:最终,人们会逐渐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通过痛哭、悼念等方式宣泄内心的悲痛,并尝试将这个事件整合到自己的生命中,赋予其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都会严格按照这个顺序经历所有阶段,有些人可能在前几个阶段反复徘徊,无法真正接受现实。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超过6个月,就可能患上了“哀伤障碍”,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
如何走出亲人离世的阴影
释放悲伤:面对亲人离世,很多人会本能地逃避痛苦,拒绝接受事实。然而,悲伤是无法逃避的,它需要被体验和面对。允许自己感受伤痛,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反而有利于走出悲伤。正如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主人公Lee,只有当他开始面对和体验自己的悲伤时,才能逐渐达成内心的和解。
处理自责和遗憾:自责和遗憾是很多人在亲人离世后难以释怀的情绪。如果这些情绪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即便暂时能平静度过哀伤期,它们也会在今后时不时地跑出来作祟,影响生活的轨迹。如果亲人是意外去世,这种自责最容易出现。需要告诉自己“这并非是自己的错,许多事情并不在我们的掌控中,每个灵魂都会选择自己离开的时间”。
转移注意力,活在当下: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尝试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能给自己带来力量的事情上,培养兴趣爱好,学习新技能,或者加深与朋友的关系。让生活回到正常的轨道,专注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把握可以享受的时光。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自己长时间无法走出悲伤,不要犹豫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CBT)已被证明对哀伤障碍的症状缓解有显著效果。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够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你更好地应对悲伤情绪。
给予自己和他人足够的耐心与关爱
走出亲人离世的阴影,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给予自己足够的宽容和理解。不要强迫自己快速“恢复正常”,也不要对他人报以过高的期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来处理悲伤,重要的是保持耐心,相信时间的力量。
同时,也要学会珍惜每一个可能相聚的瞬间,减少遗憾。多给身边的人关爱与陪伴,因为生命无常,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在相互的支持和关爱中,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东航MU5735坠机事故已经过去一年,但对许多人来说,这场灾难带来的伤痛可能还在延续。让我们一起缅怀那些在事故中失去生命的人们,同时也为那些仍在努力走出阴影的人们祈祷。愿他们能够在时间的流逝中找到内心的平静,重新拥抱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