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红松嫁接技术革新,王鑫带领农户实现快速增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8: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松嫁接技术革新,王鑫带领农户实现快速增收

1998年,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的小市镇上堡村,一位名叫王鑫的女性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承包荒山,种植红松。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她个人的命运,也开创了一项革命性的林业技术,带动了成千上万的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从荒山到绿海:25年的坚守与创新

王鑫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红松自然生长需要20年以上才能结塔,漫长的等待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王鑫没有被困难吓倒,她开始尝试对红松幼林进行嫁接技术处理。通过不断试验和改进,她逐步掌握了红松嫁接的关键技术。

2003年,王鑫抓住县林业局对林下套栽山野菜提供苗木补助和技术指导的机遇,在嫁接好的1000多亩红松林下套栽刺嫩芽等山野菜。这一“以短养长”的策略,不仅让她在短期内获得了收益,也为后续的红松产业发展积累了资金。

“二次平头”:让红松产量翻三倍

在长期的实践中,王鑫创新性地提出了“二次平头”技术。所谓“平头”,就是对多余的枝条进行修剪。而“二次平头”则是王鑫独创的一项全新技术,它能让红松实现矮化,同时促进多结松塔。据王鑫介绍,经过“二次平头”的红松,效益能提升约3倍。

更令人惊叹的是,王鑫的嫁接技术将红松的结果时间从25-30年缩短至3年。嫁接后的红松4年即可结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千粒重达到0.9公斤。这一突破性成果,彻底改变了红松产业的传统认知。

“总部+加盟基地”:带动300户农户增收

2010年,王鑫创办了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总部+加盟基地”的模式,以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优质基因繁育基地为总部,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拓展多家连锁加盟基地。

目前,合作社已带动300户农户、1200人参与红松产业,社员平均年收入达到12000元。王鑫还对县内外林农进行免费技术培训,吸纳优秀嫁接技术人员入社,使得“总部+加盟基地”的运营模式更加稳固持久。

钵装嫁接苗:让红松提前13-15年结果

王鑫在红松产业发展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整套可以一次成型快速成林的红松钵装嫁接苗栽植技术模式。这种技术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 春夏秋三季均可栽植
  • 成活率高
  • 每亩投资仅需300-400元
  • 节省4-5年时间及清场看护费用
  • 使红松在5-7年内即可获得可观的红松果收入

目前,王鑫红松嫁接种苗培育基地已建成嫁接示范林1200亩、优质基因种穗园1200亩、种穗储存窖300立方米、标准恒温储存库5000立方米、钵装嫁接苗繁育基地7500平方米。

国际认可:中国红松嫁接技术的骄傲

2013年,王鑫作为中国唯一林农代表,参加了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世界新一代人工林项目年会”,并做了《红松优质基因嫩枝劈接新技术》专题报告。这一技术的展示,让与会的14个成员国羡慕不已。

2014年,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同年3月29日,合作社还接待了外国考察团的参观,专家评价称:“红松嫁接技术是红松产业发展的一次革命。”

未来展望:让红松产业惠及更多农户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就,王鑫并没有止步。她表示,今后将重点做好两件事情:

一是继续扩大连锁基地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提高工厂化加工优质、高产红松(樟子松)钵装嫁接苗的批次和数量,以尽量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

二是进一步拓展樟子松、红豆杉等针叶树嫁接项目,为促进广大林农投入防沙固沙公益事业发挥积极作用。

王鑫的故事,是新时代中国农民创业创新的生动写照。她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断创新的技术,不仅实现了个人的创业梦想,更为中国红松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