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压力大,小心胸骨后疼痛找上门
心理压力大,小心胸骨后疼痛找上门
“最近总是感觉胸骨后疼痛,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医生,我做了很多检查,但都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病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种疼痛可能并非来自身体,而是源于心理。
心理压力:身体疼痛的隐形源头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很容易出现各种躯体症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陈涵指出,当压力来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一些变化。不少人在压力大的时候容易感觉疲劳、心慌、胸闷、头疼、胃疼,还有些人一紧张就想上厕所等,这些都是人体感受到压力后产生的应激性躯体反应。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廷星主任医师也表示,焦虑状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往往焦虑的患者会导致心脏神经官能症。因为常常焦虑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心悸,容易感到疲劳、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等症状。
情绪波动:胸骨后疼痛的“幕后黑手”
美国心理专家苏珊博士经过多年的验证得出一套科学系统的结论:身体的慢性疼痛,除了是受到伤害所致外,绝大部分是因为我们的情绪问题、压力和心理问题所造成。
焦虑症导致胸口疼痛的症状,往往并不是由于冠心病所致的。当然,长期焦虑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有可能会导致心理应激性的心肌缺血。虽然并不是由于冠心病所致的疼痛,但是这种状态持续时间长,也会出现一些心肌缺血的表现。
需要尽量控制情绪,必要的时候可以服用一些抗焦虑的药来改善症状,还需要让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心理调节:缓解疼痛的有效途径
面对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带来的身体不适,我们并非无计可施。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发现,15分钟的腹式呼吸可以显著降低疼痛共情带来的负性感受,注意调节的提升是该效应的关键心理机制。
具体来说,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腹式呼吸练习:每天花15分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或躺下,放松全身,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用鼻子慢慢吸气,感受腹部随着气息的进入而隆起,胸部尽量保持不动。然后慢慢呼气,感受腹部随着气息的排出而下降。重复这个过程,专注于呼吸的节奏和腹部的起伏。
正念冥想:通过冥想来提高对身体感受的关注和调节能力。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专注于当下的感受,观察自己的呼吸、心跳和身体的各个部位。当注意力分散时,轻轻地将它拉回到当下。
情绪释放:找到合适的方式释放情绪,比如写日记、与信任的人交谈或进行艺术创作。不要压抑自己的感受,学会表达和释放。
规律生活: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情况持续存在,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医疗帮助。记住,关注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及时调节情绪和压力,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身体的不适。
身体的疼痛可能源于心灵的呼唤。当我们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及时调节情绪和压力,就能找到通往健康和幸福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