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里的数量词,千百万,句句都是夸张
李白诗歌里的数量词,千百万,句句都是夸张
李白的诗歌以浪漫豪放著称,其中数量词的巧妙运用,如"百"、"千"、"万"等,构成了他独特的夸张手法。这种手法不仅展现了李白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他强烈的情感表达。本文将通过具体诗句的分析,带你领略李白诗歌中数字夸张的魅力。
李白是诗仙,是诗歌天才,号称太白金星转世。贺知章和他一接触,就察觉出他的才华,直呼李白为谪仙人。并摘下金龟换酒,与李白对饮,结为忘年交。
诵读李白诗歌,确实首首非凡,给人以强大的冲击力感染力。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是浪漫豪放,他和杜甫的据实描写不同,重点是写主观感受,抒发强烈的感情。
李白诗歌意象奇特,场景瑰丽,风格飘逸,波澜壮阔,一气呵成。最大的特点是比喻和夸张手法的灵活运用。而巧妙运用数量词,例如“百”“千”“万”等大数字的使用,是构成夸张的主要因素。
下面我们就从李白众多诗歌中,遴选了一些数字夸张的诗句,具体是“万字句”吧,做一个简单分析,一起来体会欣赏李白诗歌的夸张特色。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神话传说中的大鹏鸟是神鸟,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有朝一日它凭借大风的力量,扶摇直上,无可阻拦,一口气就能飞到“九万里”高的云霄之上。
诗句中充满了想象和夸张,“九万里”就是诗人理想中的目标。现实中的任何鸟类都不可能一日飞翔九万里。这里的大鹏只是李白心目中的偶像,是借用来蔑视权贵,表达对理想自由的追求。
《送友人》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现在两位友人在这里相互道别,表达恋恋不舍之情,马上你一个人就要独自远行。你就像那无根的蓬草无依无靠,万里之外举目无亲,一定要多加保重。
这句诗上下句分别用了“一”字和“万”字,形成强烈对比,表示离别就在眼前,此去远在万里。万里和蓬草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因为实际上没有万里之遥,人也不可能像茅草一样这么轻飘。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京城长安的夜晚,月光如水,仿佛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银白。家家户户都在月光下捣衣,声音此起彼伏。诗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月夜,以动写静,更给人以寂寞和伤感。
诗句也是“一片”和“万户”形成对比,一片是写静,万户是写动。月光多与思乡有关,而捣衣又和思妇有关。通过这种对比和夸张,表达了女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如果再做延伸,这也是写政治,写爱情。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在宣城送别友人,此时正是秋天,天高气爽,晴空万里,秋风中一群大雁往南飞翔。这是多么宽阔雄壮的气象,正是二人登上谢朓楼痛饮狂歌的时候。
诗中写大雁乘着万里长风南飞,这里的“长风万里”也是诗人的想象,是一种夸张的语言。实际上万里是写自由广阔的空间,展示了李白壮阔豪迈的远大抱负和人生追求。
《早发白帝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船行驶在长江三峡中,江边山峰连绵不断,耳边不断传来猿猴的啼叫声。小船劈波斩浪,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这千万重起伏的山峦。
诗句中的“轻舟”和“万重山”都是夸张,为的是形容船儿飞快的速度。李白卷入永王李璘事件获罪,此时得到赦免,表现的是历尽艰难险阻进入坦途的愉快心情。
《赠裴十四》
黄河入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这是李白送别友人的诗句。黄河源远流长,人们无法望到它的全程,只能依靠想象。它好像是从天上落下来,飞流直下奔向中原,然后一泻万里,向东流入东海。
诗句极度夸张,把“万里”的黄河纳入个人的胸怀之中,这实际上是在赞美友人的精神风貌。由于两人是好友,性格爱好追求彼此一致,所以同时也是表达了诗人自己具有黄河那样宽阔宏大的襟怀。
上面我们举例分析了李白的一些“万字句”,实际上李白诗歌的数字夸张句,还有很多是千字句百字句,甚至是“一字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如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等。
李白的夸张虽然瑰丽奇特,但都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我们在欣赏李白诗歌借鉴他的夸张手法时,也要注意真实性,不能脱离实际凭空捏造。如果这样,那就不是夸张,而是吹牛,会成为笑话。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