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广东独有的7种“超级食材”,个个声名远扬,为粤菜立了大功
盘点广东独有的7种“超级食材”,个个声名远扬,为粤菜立了大功
“辛苦揾嚟自在食”,这句粤语俗语生动体现了广东人对“吃”的重视: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为了吃得自在。正是这种对美食的极致追求,推动了粤菜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南北风味并举,中西名吃俱有,高中低档皆全”的独特饮食文化,“食在广东”的美誉也因此广为流传。
粤菜之所以声名鹊起,除了精湛的烹饪技艺,更关键的是对食材的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直是广东人追求的饮食标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七种源自广东的“超级食材”,它们不仅声名远扬,更是粤菜成就的重要基石。
南澳牡蛎:广东鲜味的代表
汕头南澳岛的牡蛎,是广东鲜味的最佳代表。这里产出的牡蛎肉质肥美饱满,口感细嫩爽滑,是餐桌和市场上的抢手货。南澳岛得天独厚的海洋环境,为牡蛎提供了优质的生长条件。无论是煎、烤、炒、炖,南澳牡蛎都能为食客带来一场难忘的味蕾盛宴。
清远乌鬃鹅:广东名鹅的典范
广东清远的乌鬃鹅,是广东省四大名鹅之一,2007年就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乌鬃鹅脚黑、嘴黑,背部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羽毛带,不仅外观憨态可掬,味道也十分美味。将鹅拔毛、去内脏清理干净,接着往腹中填入香料,再烫皮、上色、吹干、挂炉,烤制的金黄诱人,香气四溢。吃的时候切成小块,蘸着配料或者直接送入口中,轻咬下去先是馥郁油香袭来,丰盈的汁水紧接而至,咀嚼间唇齿留香,广式烧鹅的美妙滋味着实令人难忘。
“蒜苗一撒,人生潇洒”的鹅乸煲则是另一种风味,客家话的乸是“雌性”的意思,鹅乸就是母鹅,做鹅乸煲就要选长时间饲养的,肉质老韧。当一锅鹅乸煲开盖时,浓郁的“鹅”香味散开,鹅肉吃起来紧实又富有弹性,源自食材的鲜美征服了人们,直让人放不下碗筷。
阳江豆豉:广东调味的“扛把子”
阳江豆豉在粤菜中占据着至高地位,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省级“非遗”产品。其酿制工艺传承三百余年,需历经二十余道工序,耗时一个多月,才能将黑豆转化为香气浓郁的豆豉。
阳江豆豉不仅能让硬菜“锦上添花”,也能让普通小菜“雪中送炭”。从豆豉蒸排骨到豆豉鲮鱼,每一道菜都凝聚着广东人对美食的匠心独运。很多老广人的童年回忆里都有一道豆豉鲮鱼,咸香的豆豉搭配上鱼肉,二者一拍即合,不管是直接吃还是加入青菜一起炒制,都是下饭神器,配上它米饭能连吃两大碗。
台山鳗鱼:中国鳗鱼之最
台山鳗鱼在业内享有“中国鳗鱼看广东,广东鳗鱼看台山”的美誉。作为日料店的常客,很多人误以为鳗鱼是日本特产,但事实上,中国才是鳗鱼产品最大的出口国。江门台山拥有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也是最大的出口基地。
新鲜鳗鱼经过白烤、蒸制、刷酱料二次烤制等工序,直至外皮酱香润亮,内里鱼肉柔软细腻。将烤鳗鱼趁热铺在米饭上,再撒点海苔碎、白芝麻,一碗香喷喷,色泽油亮,诱人食欲的鳗鱼饭就此诞生,只需一口就欲罢不能。
桥头石山羊:肇庆的美食瑰宝
肇庆的桥头石山羊自小生长在喀斯特地貌的环境中,每天运动量充足,是攀爬高手。当地丰富的植被和清澈的水质,加上玉米喂养,使得桥头石山羊体质健壮结实,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深受美食家的追捧。
新垦莲藕:南沙的地理标志
每到秋令时节,广东就会产出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蔬菜——新垦莲藕。南沙区独特的沙洲地形,加上肥沃的淤泥层和温暖湿润的气候,孕育出品质卓越的莲藕。新垦莲藕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岭南十大特产、全国特优农产品等荣誉。
南沙人吃藕也有自己的吃法,把绿豆塞进莲藕的藕洞中,再放锅里蒸制,之后淋上酱料,一道酿莲藕就大功告成,吃在口中脆甜夹杂着软糯,粉中带香。洗净切片后生食,消暑除热,炒制后熟食,健脾补虚,还可以发挥广东特长,煲一锅莲藕汤,无论用什么配菜,都能尝到新垦莲藕的鲜甜。
凤凰单丛茶:潮州的茶中香水
凤凰单丛茶是潮州的标志性茶品,被誉为“茶中香水”。在“不可一日无茶”的潮汕地区,凤凰单丛茶的冲泡技法尤为讲究,不仅带来了味觉的享受,还融合了视觉和嗅觉的多重体验。
凤凰单丛茶不仅可以饮用,还可以入菜。将茶叶切碎与腰果同炒,就能制作出一道解馋零嘴——茶味反沙腰果。
广东的优秀食材远不止这七种,还有清远鸡、梅州金柚、白蕉海鲈、英德红茶、罗定稻米、阳江黄鬃鹅、河源米粉等等,每一种都凝聚着广东人对美食的匠心独运。
本文原文来自smzd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