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徽剧与徽州木雕:安徽民俗文化的璀璨双璧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46: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徽剧与徽州木雕:安徽民俗文化的璀璨双璧

2024年6月,在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内,一群非遗传承人正忙碌地赶制竹雕作品,准备参加一场名为“雕刻徽州”的非遗技艺精品展。这一场景,正是徽州木雕这一古老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的生动写照。

徽剧和徽州木雕,作为安徽文化的两颗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和精湛的艺术技艺。它们不仅是安徽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体现。

01

徽剧:从徽班进京到国粹之源

徽剧,又称“二黄”,是安徽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与黄梅戏并称为安徽戏曲的双璧。徽剧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至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徽剧的形成和发展,与徽商的崛起密切相关。徽商富甲一方,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推动了文化消费的兴起。他们蓄养家班,竞相邀请各地名角,为徽剧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徽班领袖高朗亭率领“三庆班”进京演出,大获成功。随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相继进京,开启了徽剧发展的新篇章。徽剧在京城广受欢迎,逐渐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剧种的精华,最终孕育出了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可以说,徽剧不仅是安徽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徽剧的艺术特色鲜明,唱腔以二黄、西皮为主,表演形式多样,包括生、旦、净、丑等行当。徽剧的剧目丰富,既有历史故事,也有民间传说,如《水淹七军》《贵妃醉酒》等经典剧目,至今仍广受欢迎。

02

徽州木雕:刀尖上的艺术

如果说徽剧是听觉的艺术,那么徽州木雕则是视觉的盛宴。徽州木雕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石雕、砖雕并称“徽州三雕”,是中国传统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徽州木雕的起源可追溯至唐代,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不仅是一种建筑装饰,更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徽州木雕注重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的运用,题材广泛,包括花鸟鱼虫、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既展现了精湛的工艺,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位于黟县宏村的承志堂,被誉为“民间故宫”,其前厅横梁上的“唐肃宗宴官图”是徽州木雕的代表作。这幅木雕作品刻画了文武百官赴宴前的娱乐场景,琴、棋、书、画尽收其中,甚至连烧水、掏耳朵这样的细节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展现了徽州木雕的精湛技艺和艺术魅力。

03

文化传承与创新

徽剧和徽州木雕不仅是安徽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体现。在当代,安徽各地积极创新非遗保护模式,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婺源县作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该县实施“非遗人才振兴工程”,选拔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让徽剧等传统文化后继有人。同时,婺源还创新设立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小区,通过县、乡、村共建模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民俗文化。

在婺源各大景区,徽剧、傩舞、抬阁等非遗演艺活动已成为常态。婺女洲度假区推出30余项非遗演艺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带动了当地夜间经济的发展。婺源米酒酿造技艺、甲路纸伞制作等非遗项目,通过产业化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徽剧和徽州木雕,作为安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和精湛的艺术技艺。它们不仅是安徽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体现。在当代,这些传统文化正以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