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徽州板凳龙:500年传承的春节祈福民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37: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徽州板凳龙:500年传承的春节祈福民俗

“徽州板凳龙:500年传承的春节祈福民俗”

徽州板凳龙是安徽省休宁县鹤城乡右龙村的一项重要春节习俗,源自500多年前,通过舞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春节期间,村民们会用自家的板凳拼接成龙身,配合龙头和龙尾,进行精彩的舞龙表演。这项传统不仅在当地非常受欢迎,近年来更是登上了县城的大舞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徽州板凳龙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历史渊源

徽州板凳龙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最初是徽州民间为祈求平安和丰收而举行的舞蹈活动。据记载,明弘治末年,为祈求风调雨顺、村兴民安,右龙村中族长张夏六公发动全村男丁,斫竹破篾,砍树锯板。他带着儿子设计制作龙头、龙尾,其他每户出一块1.5米长的木板拼接龙身,凳面上安装红灯笼。当年元宵,右龙诞生了第一条板凳龙。从那以后,每年元宵、中秋,板凳龙在右龙的村头巷尾上下翻腾,场面浩大,蔚为壮观。

02

文化内涵

在徽州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权威、吉祥和繁荣。徽州板凳龙不仅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更凝结着徽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每条板凳龙由各家各户提供的板凳连接而成,象征着聚落的团结一心。舞龙时,灯火闪烁,礼炮飞扬,烟雾缭绕,人声鼎沸,场面十分壮观,体现了徽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03

表演特色

徽州板凳龙的制作工艺独特,每节板凳长约1.5米,宽约0.2米,平日里由一家一户收藏。到舞龙的时候,各家搬出自己的那一节,在空地上接连成一条完整的龙,此谓“接龙”。一条板凳龙,其实是一个聚落团结一心的象征。龙头内安有19盏蜡烛灯火,每节龙身安3盏灯笼,龙尾安有5盏灯火。舞龙时必须配有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及燃放烟花礼炮,板凳龙一般长120余米,舞龙人加上乐队,共有100多人参与,场面十分壮观。

04

非遗保护与传承

2006年,徽州板凳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通过开设非遗传承班、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年轻一代对板凳龙的兴趣和热爱,确保这一传统技艺得以薪火相传。

05

现代发展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徽州板凳龙不仅在春节期间表演,还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文化活动。在歙县等地,板凳龙表演已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板凳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展示和传播。

徽州板凳龙承载着徽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经过5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徽州文化的重要象征。在新时代,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继续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