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牙周病,竟牵连全身健康?
老年人牙周病,竟牵连全身健康?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其中,牙周病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与多种全身疾病密切相关,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将近20亿。研究表明,老年人尤其容易受到口腔健康状况不佳的困扰,给全身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牙齿周围的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牙龈、牙槽骨等支持结构受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牙周病与多种全身疾病存在密切联系。
北京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杨泓表示,牙周病与全身疾病之间看似毫无关联,但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它们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密切联系。长期严重的牙周病患者比牙周病程度轻或没有牙周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上述全身疾病,且病情往往更为严重。
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尤为密切。牙周炎作为最常见的牙周病,是牙周围组织在牙菌斑的作用下出现炎症、破坏,进而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一种口腔疾病,而全身疾病主要指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肿瘤、老年痴呆等。
牙周病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牙周病,而牙周病的治疗情况也会影响糖尿病的控制。牙周病会导致牙龈发炎和出血,增加感染的风险,使血糖水平难以控制。同时,高血糖环境又会加重牙周病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老年人牙周病的现状与危害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缺牙问题严重,人均缺失牙齿7.5颗,只有18.3%的人牙列完整;在65岁至74岁老年人中,牙周健康率仅为9.3%,恒牙患龋率达98%。这些数据表明,牙周病已成为老年人普遍面临的健康问题。
牙周病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会对全身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北京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杨泓表示,牙周病相关致病菌可能侵入主动脉和心脏内皮细胞使心脏受累,如果吸入肺部则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下呼吸道感染。
牙齿缺失不仅损害外观,影响发音,还会影响咀嚼功能,长此以往可能干扰正常的消化和营养吸收过程,加速相邻牙齿的松动脱落,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丧失咀嚼功能,咀嚼动作对大脑的良性刺激消失,还容易让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
预防与治疗建议
面对牙周病带来的健康威胁,预防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医生建议,老年人应坚持早晚刷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牙周病患者可采用竖刷法),使用邻面清洁工具(如牙线、型号合适的牙缝刷)。
如果口腔内存在假牙,无论种植牙、固定假牙或活动假牙,都需要和天然牙一样的清洁维护。活动假牙务必每餐后取下清洁,睡前应摘下放入冷水中,或定期用假牙清洁剂浸泡。种植牙、固定假牙需定期前往专科医院复诊,接受专科维护。
老年人多有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根面因缺少牙釉质的保护是老年人龋病的高发区域,且进展快、危害大。预防根面龋除上述提到的日常口腔清洁方法外,可采用局部用氟方法,如坚持使用含氟牙膏,定期到医院局部涂氟等,此外,还应合理膳食,控制甜食摄入频率及总量。
很多口腔疾病在发生早期,机体已给我们提示“信号”,因此及时关注、早期治疗,更利于天然牙的保留。如牙龈出血、口腔异味往往是牙周炎早期的发展信号,需要警惕,如果不加重视,等到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才去就医,往往就会错失保存患牙的最佳时机。
老年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发展速度快,很多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口腔卫生维护能力有限,因此,老年人应至少每年接受一次口腔检查及洁牙,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很多口腔疾病,还能够根据专业的建议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
如果确实发现了口内无法保留的牙齿,如严重缺损的残根、残冠及特别松动的牙齿,应及时就医拔除,以免影响口腔健康及功能,甚至造成严重的全身感染,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生命。牙齿缺失后应及时修复,恢复相对完整的牙列,恢复口腔基本功能,以免引起邻牙移位、对颌牙齿的伸长,影响整个口颌系统。
很多老年患者往往患有复杂的基础病或长期服药,一些基础疾病的既往治疗及当前控制情况、用药情况与口腔治疗的效果、时机、风险等密切相关。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负责与考虑,老年患者在口腔科就诊时切莫隐瞒病史,应如实告知医生全身情况,尤其心血管疾病、肿瘤、免疫、代谢等相关疾病,及抗凝抗板药、激素、骨质疏松等相关用药与放化疗等病史。
结语
牙周病不仅是口腔问题,它还会影响老年人的全身健康。研究表明,牙周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全球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牙周病已成为老年人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专家提醒,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牙周治疗,不仅能保护牙齿,还能降低其他疾病的风险,提升晚年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