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600台动态心电图机满负荷运行,24小时监测助力精准诊疗
阜外医院600台动态心电图机满负荷运行,24小时监测助力精准诊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作为全国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配备了600台动态心电图机,用于心脏疾病的前期诊断和科学研究。这些设备常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医生们依靠动态心电图、血管造影等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动态心电图机以其24小时不间断监测的优势,能够捕捉到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心脏异常,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阜外医院的动态心电图设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便携式设计,患者可以正常进行日常活动,同时设备持续记录心脏电信号。这种24小时不间断监测能力,使得医生能够获取更全面的心电数据,有助于发现间歇性出现的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在临床应用方面,阜外医院充分利用动态心电图设备的优势,成功实施了多项创新性诊疗方案。例如,在一项针对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利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数据,评估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效果。结果显示,所有受试者在术中DFT测试中,国产ICD自动识别准确率100%,1次除颤成功率也达到100%。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国产IC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展示了动态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阜外医院还参与了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ICM)的临床研究。研究发现,国产ICM能够精准记录腔内心电图,检测出房颤、传导阻滞、心脏停搏、室速等多种心律失常情况。这些数据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帮助患者及时接受进一步治疗。
阜外医院在心血管疾病诊断领域的技术实力不仅体现在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上,还表现在心血管磁共振(CMR)等高端影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医院磁共振影像科拥有国际最大的单中心心血管磁共振数据库,创建了心血管疾病磁共振诊断体系,并因此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
在安全性方面,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种无创且安全的检查方法。电极片仅用于信号采集,无电流输出,因此检查过程安全无风险。患者在佩戴设备期间,除了需要避免接触某些电器(如电热毯、电动剃须刀等)外,可以正常进行日常活动,包括适量运动。这种便捷性使得患者更容易配合完成全程监测,从而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展望未来,随着国产心血管植入设备的不断创新和临床验证,动态心电图技术将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阜外医院作为国内心血管疾病诊疗的领军机构,将继续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