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牛黄价格狂飙至165万元/千克,三种代用品难替代
天然牛黄价格狂飙至165万元/千克,三种代用品难替代
近期,天然牛黄的价格再次攀升至令人咋舌的高度。截至2024年6月,天然牛黄的最高价格已达到每千克165万元,这一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据上海黄金交易所官网数据显示,同期1千克黄金的价格约为55.06万元。天然牛黄价格的飙升,不仅反映了其稀缺性,也凸显了其在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地位。
天然牛黄是牛的干燥胆结石,其形成过程极为特殊。只有当牛的胆道发生炎症,胆汁排出受阻时,胆汁中的胆固醇、钙盐和胆色素才会逐渐沉淀,凝结形成颗粒状或块状物,即为牛黄。然而,这种自然现象极为罕见,据统计,牛患胆结石的概率仅为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这意味着在一千头牛中,仅有极少数能够产生胆结石,而并非所有胆结石都能达到优质牛黄的标准。因此,天然牛黄的稀有性不言而喻。
从中医角度来看,牛黄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等多重功效。在临床应用中,牛黄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多种病症。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其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天然牛黄资源的极度稀缺,其价格持续攀升,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自1972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陆续批准了三种代用品: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培植牛黄。其中,人工牛黄由牛胆粉、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酸、胆红素、胆固醇和微量元素等加工而成,因技术简单且可工业化生产,已成为市场主流品种。体外培育牛黄则借助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模拟体内胆红素钙结石的形成过程,其功效与天然牛黄一致。培植牛黄则是通过在活体牛胆囊内植入致黄因子,诱导生成牛黄。
尽管人工牛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天然牛黄的供需矛盾,但其功效与天然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仍存在差异。人工牛黄主要侧重于清热解毒,而天然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则具有更全面的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天然牛黄、培植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多用于急救药物,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西黄丸等,而人工牛黄则更多用于一般中成药制剂,如牛黄上清片、牛黄解毒片等。
据统计,目前有600多种中成药制剂处方中含有牛黄及其代用品,其中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含牛黄及其代用品的中成药制剂共有95个品种。为了规范牛黄及其代用品的使用,2012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含牛黄等药材中成药品种监督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了牛黄及其代用品在成方制剂中的使用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牛黄在质量控制和鉴别上也存在差异。人工牛黄中含有独有的猪去氧胆酸和少量游离胆红素,可较容易地与其他种类的牛黄区分开来。天然牛黄中的共价胆红素、结合型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体外培育牛黄,而体外培育牛黄中结合胆红素比例明显高于天然牛黄且没有游离胆红素。此外,天然牛黄、培植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粉末与清水调和后涂抹指甲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俗称“挂甲”,而人工牛黄则不具备这一特征。
牛黄的使用也需谨慎,虽然其药效显著,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使用。孕妇禁用牛黄,脾胃虚寒、寒痰内停者也不宜使用。在使用牛黄制剂时,应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牛黄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然而,天然牛黄的稀缺性决定了其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或许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替代方案,使这一珍贵中药材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