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肝肾调气血,国医大师这样治疗偏头痛
补益肝肾调气血,国医大师这样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搏动性头痛、恶心呕吐、对光声敏感等。据统计,全球约有10%的人口受到偏头痛的困扰,其中女性发病率更是男性的两倍以上。偏头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社交活动受限等问题。
在治疗偏头痛方面,国医大师吕景山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吕景山,第二届国医大师,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他主张通过补益肝肾、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方法来缓解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吕景山的治疗理念
吕景山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经络不通等因素密切相关。他强调,治疗偏头痛不仅要缓解头痛症状,还要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他主张采用补益肝肾、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综合治疗方法。
具体治疗方法
用药经验
吕景山在治疗偏头痛时,擅长使用虫类药和引经药。虫类药如全蝎、蜈蚣、白僵蚕、地龙等,具有祛痰浊、瘀血、通络止痛、解痉息风的作用,特别适合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患者。引经药则根据头痛部位的不同而选择,如太阳头痛用羌活,阳明头痛用白芷、葛根、石膏,少阳头痛用柴胡、白芍等。
此外,吕景山还善于应用对药来增强疗效。例如,制何首乌配伍白蒺藜,可以治疗肝肾不足、精血亏损引起的头痛;蒺藜配伍僵蚕,用于平肝解郁、息风解痉;蜈蚣配伍全蝎,增强息风解痉之力;生白芍和生甘草合用,有酸甘化阴之妙用,缓急止痛、敛阴养血效佳。
分型论治
吕景山根据偏头痛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气虚头痛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茯苓;血虚头痛用四物汤中的川芎、当归、白芍;气血两虚型头痛用当归补血汤为主。
临床案例
一位35岁的女性患者,患有偏头痛十余年,每次月经前加重,遇空气稀薄时也加重,拔罐略微缓解。初诊时,患者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舌质淡,苔白,舌下瘀,脉弦细。吕景山辨证为肝肾亏虚,气虚血瘀,治以补益肝肾、益气活血。具体方药包括何首乌、白蒺藜、炒荆芥、防风、桂枝、黄芪、鸡血藤、生熟地、砂仁、丹参、葛根、广木香、当归、益母草、赤白芍、川芎、甘草等。
经过6次就诊,服用75剂中药,患者头痛发作时间和程度均明显减轻,恶心症状消失,睡眠质量改善,手脚冰凉好转。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吕景山治疗偏头痛的经验,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他不仅注重症状的缓解,更重视体质的调理,通过补益肝肾、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他的治疗方法和用药经验,为偏头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