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宴菜到国际大奖,佛跳墙的140年传承路
从家宴菜到国际大奖,佛跳墙的140年传承路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佛跳墙的香气之浓,连佛祖都忍不住跳墙而来。作为闽菜的代表,佛跳墙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从家宴菜到名菜:佛跳墙的传奇诞生
佛跳墙的诞生,源于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据传,清朝同治末年(1876年),福州官钱庄一位官员设家宴请福建布政司周莲。官员的绍兴籍夫人亲自下厨,做了一道名为“福寿全”的菜,将鸡、鸭、肉和几种海产一同放入盛绍兴酒的酒坛内煨制。周莲品尝后赞不绝口,遂命衙厨郑春发登门求教。
郑春发在学习这道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改良:多用海鲜,少用肉类,使菜越发荤香可口。后来,郑春发离开周莲衙府,集资经营聚春园菜馆,将“福寿全”作为主打菜推出。由于福州话中“福寿全”与“佛跳墙”的发音相似,久而久之,这道菜便以“佛跳墙”之名扬名四海。
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只是美食
佛跳墙的命名,本身就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其香气之浓,据说能飘散数里,连寺庙中的和尚都难以抵挡诱惑,不惜违反戒律,跳墙而出,只为一尝此菜。这种夸张的描述,不仅展现了佛跳墙的美味,也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中对美食的赞美与向往。
在闽菜体系中,佛跳墙堪称集大成者。它将鲍鱼、海参、鱼翅等多种珍贵食材汇聚一堂,经过精心炖制,香气四溢,令人回味无穷。其制作工艺极为讲究,从选料到烹饪,每一步都凝聚着厨师的匠心。这种对食材和工艺的极致追求,正是闽菜文化的重要体现。
传统与创新:佛跳墙的现代发展
进入现代社会,佛跳墙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以苏状元佛跳墙为例,其在2025年荣获国际美味大奖,展现了中华美食的魅力。苏状元佛跳墙在传承古代宫廷制作工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创新工艺,让昔日宫宴飞入百姓家宴。
苏状元佛跳墙的金汤汲取一年以上老母鸡、猪筒骨、上排、猪蹄等十几种食材精华,文火慢熬24小时以上,汤头色泽金黄,香醇回甘。同时,苏状元创新了“鲜炖”和“液氮急冻锁鲜”工艺,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满足了现代人对便捷和健康的需求。
展望未来:从福州到世界
佛跳墙的故事,是一部从福州走向世界的传奇。它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从100多年前的聚春园,到如今的国际舞台,佛跳墙正以创新的姿态,展现着中华美食文化的魅力。
正如诗句所言,“坛启荤香飘四邻”,佛跳墙的香气,已经飘散到了世界各地。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了解并喜爱这道美食。未来,佛跳墙必将继续传承创新,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