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获百万美元资助,研发航天器废热回收装置
东北大学获百万美元资助,研发航天器废热回收装置
2024年7月,东北大学的研究团队获得了一项重要突破:他们正在开发一种创新装置,能够将废热转化为航天器和火星探测器的能源。这一技术不仅有望延长航天器的寿命,更为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这一突破性研究由东北大学教授Yi Zheng领导,并获得了美国空军100万美元的资助。研究团队计划利用纳米技术设计高性能的热吸收器和热辐射器,以吸收、转化和发射所需波长的能量。这种装置特别适用于短期和长期的太空旅行,包括月球、火星甚至银河系外的卫星。
太阳能:火星探测的关键能源
太阳能一直是火星探测任务的重要能源之一。美国宇航局的“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和“毅力号”火星车都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成功完成了大量科学探测任务。然而,火星环境的特殊性也为太阳能的使用带来了巨大挑战。
尘埃覆盖:太阳能电池板的致命威胁
2018年11月26日,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然而,仅仅三年后,这台探测器就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危机。由于火星冬季的到来,大气中的尘埃含量急剧增加,加上频繁的沙尘暴,洞察号的太阳能电池板每天的发电量从最初的5000瓦时骤降至500瓦时。这一能量仅能为电烤箱供电1分钟,远不足以维持探测设备的正常运行。项目团队不得不关闭大部分功能,以节省宝贵的能源。
这并非个例。早在2004年,机遇号漫游车就曾因全球沙尘暴完全覆盖太阳能电池板而终止通信。尘埃问题已经成为火星探测任务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极端温度:能源系统的严峻考验
除了尘埃问题,火星上的极端温度变化也为太阳能设备带来了严峻考验。火星的昼夜温差极大,白天的温度可高达20摄氏度,而夜晚则会骤降至零下100摄氏度以下。这种极端的温度变化会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和寿命。
东北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发的装置,正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他们将使用纳米技术设计高性能的热吸收器和热辐射器,以吸收、转化和发射所需波长的能量。这种装置能够在极端温度下保持高效运行,为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创新解决方案:从自清洁到能源回收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开发各种创新解决方案。
自清洁技术
研究团队正在开发一种自清洁的太阳能电池板。这种电池板表面涂有特殊材料,能够利用火星风力自动清除尘埃,保持电池板的清洁和高效运行。
材料创新
东北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利用纳米技术设计高性能的热吸收器和热辐射器。通过使用人工合成的材料和表面,如超材料和超表面,他们能够实现对能量的高效吸收和转化。这种装置能够在极端温度下保持高效运行,为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能源管理
美国宇航局的闭环系统为解决能源管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种系统能够回收二氧化碳和尿液等资源,确保在密闭环境中实现资源的重复使用。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闭环系统能够为火星探测任务提供持续的能源供应。
未来展望:火星上的太阳能革命
随着这些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在火星上建立更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站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变为现实。这些技术进步不仅能够为火星探测任务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更为人类在火星上长期生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东北大学教授Yi Zheng所说:“这项技术展示了纳米技术在能源转换和热管理领域的巨大潜力。它不仅可以提高航天器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在地球上的各种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太空探索的不断深入,能源和通信技术将成为关键的挑战和机遇。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跨学科合作,人类在太空探索和能源利用方面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