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2.3%五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营养不良致疫苗效果大打折扣
全球22.3%五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营养不良致疫苗效果大打折扣
盖茨基金会全球政策与倡导总裁加吉·戈什近日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关注。这一呼吁背后,是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儿童正因营养不良而无法健康成长的严峻现实。这一问题不仅阻碍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还导致全球每年因营养不良造成的生产力损失高达3万亿美元。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数据,约有22.3%的五岁以下儿童面临生长迟缓,这相当于约148百万儿童在营养不良的阴影下挣扎。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更加重了他们的健康风险,尤其是与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相关。研究表明,营养不良与儿童死亡率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几乎一半的儿童死亡都与营养不良有关。2021年,全球约有4.7百万儿童在五岁以下死亡,其中2.4百万的死亡与营养不良及其相关因素密切相关。
在亚非地区,营养不良的普遍性更是令人堪忧。儿童在这些地区不仅面临缺乏基本营养的困境,还常常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贫困、教育缺失和卫生条件差。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儿童的免疫系统受到削弱,疫苗接种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营养不良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其抗体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童,导致他们在面对麻疹等传染病时更加脆弱。
营养不良对儿童免疫系统的影响不容小觑。营养不良儿童的免疫反应能力显著下降,导致他们在接种疫苗后无法有效产生抗体。这种情况不仅降低了疫苗的保护效果,还可能导致疫苗接种后的长期保护能力减弱。研究显示,营养不良儿童在接种疫苗后的抗体水平比正常儿童低24.1%至27.2%,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麻疹等传染病的侵袭。
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球营养不良的双重负担日益加重。在过去十年中,成人肥胖发生率持续上升,从2012年的12.1%上升至2022年的15.8%,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12亿。与此同时,儿童消瘦和低体重率仅缓慢下降,营养不足与超重及肥胖并存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一双重负担对儿童的健康和未来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盖茨基金会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发起了“一元营养包计划”。该计划通过提供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营养包,改善中西部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这一创新项目不仅为儿童提供了必要的营养支持,还通过营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升了家庭和社区的营养意识。
在中国,类似的营养改善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12年起,中国在10个省(区、市)8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100个县实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此后逐步扩大至22个省(区、市)832个县。截至2023年,项目累计惠及脱贫地区1928万名婴幼儿。监测数据显示,项目实施地区6至24月龄婴幼儿的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分别下降了71.7%和74.3%。这一成功案例不仅改善了数千万儿童的营养状况,还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尽管挑战严峻,但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并非遥不可及。通过创新的全球融资机制,盖茨基金会正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计划到2030年前筹集20亿美元,用于改善中低收入国家儿童和孕妇的营养状况。这些资金将用于推广营养强化的食盐和调味包,提升中低收入国家的牛奶及乳制品摄入量,并为孕妇提供全面的产前营养补充剂。
戈什强调,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关键在于整合营养干预与疫苗接种策略。通过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能够增强他们的免疫系统,使得疫苗接种后的保护效果更加持久和有效。此外,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加强对营养和免疫项目的财政支持,也是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的重要途径。
儿童营养不良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通过深入研究和综合干预,我们有机会改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儿童的健康状况,提高疫苗接种的整体效果。这不仅关乎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更关乎未来的公共卫生安全。正如戈什所说:“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不仅是提升疫苗接种效果的关键,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新兴传染病威胁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