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134家中国企业列入“中国涉军企业”清单,多家上市公司股价下跌
美国将134家中国企业列入“中国涉军企业”清单,多家上市公司股价下跌
近日,受美国政府将华为、腾讯等134家中国企业列入“中国涉军企业”清单的消息影响,多家在列的上市公司,股价应声下跌。其中,腾讯控股股价一度重挫超过7%,宁德时代股价一度跌超5%,商汤科技盘中跌超4%,中芯国际、华大基因跟跌。
对此“涉军企业”清单,腾讯、宁德时代今早纷纷做出回应称:这是一个错误,并不是军工企业或军工供应商,并未参与任何军事相关活动。腾讯还表示:“不同于出口管制或其他,这份清单对我们的业务没有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仍将同美国相关部门共同解决误会。”
商汤科技也在声明中表示了对该清单的强烈反对,并表示“该清单的主要影响是名单上实体公司不能成为美国国防部的供应商,对商汤业务没有实质影响。商汤将尽快就此事与各方积极沟通,以确保获得公正的对待,并最大限度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南都·湾财社记者也向华为、华大基因两家在列公司了解该清单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所谓“中国涉军企业”清单(Communist Chinese military company,“CCMC”,根据美国法律正式规定为“第1260H条名单”),其主要功能是禁止美国国防部采购这些企业的产品,对企业业务并无实质影响。
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此次清单也再次凸显了中美在高科技与新能源领域的竞争。美国近年来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试图遏制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包括出口管制、投资限制和企业黑名单等。这些举措一方面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构成一些压力,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加速自主创新。
而对于被列入清单的企业能否通过沟通实现解禁?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国防部的1260H清单曾多次调整,此前已有多家企业在被列入后数月内被移除,包括中微公司、IDG资本、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芯国际香港(国际)有限公司等。
此次,美国国防部也将6家中国企业移出了CCMC清单,包括 AI 公司北京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防)、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行动不断升级。就在不久前,美国本月初针对包括Piotech和SiCarrier在内的140家中国晶片公司宣布严格的销售限制,随即北京也作出反击,限制向美国出口包括鋻、镓和锗等关键高科技矿物。这一系列动作似乎标志着在特朗普上台前夕,中美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对峙已进一步升级。
有评论称中国对企业展开此类调查十分罕见,但美国南加州大学法学教授张湖月(Angela Zhang)向BBC中文表示,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中国其实一直将反垄断法作为报复美国制裁的手段。
长期研究中国管制行为及法律的张教授指出,随着特朗普将重返白宫,并可能在科技战中采取更强硬之立场,估计北京很可能会继续采取类似的报复策略。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科技分析师艾耶(Laveena Iyer)则向BBC中文表示,反垄断调查只是北京对华府出口管制反击的一种方式。去年美国大厂美光(Micron)遭中方指控的理由是违反中国本地的网络安全规范。
面对调查,英伟达公司发表声明表示愿意合作,对于监管机构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他们“乐意回答”,并强调致力于在所有经营地区遵守各项义务。上个月,黄仁勋在香港接受科技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时,回应现场媒体询问后说,他不清楚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会发生什么事,“但无论发生什么,我们(英伟达)都会即时做出平衡,遵守法律和政策,继续推进科技发展和服务全球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并未具体指出英伟达的行为存在错误或违反承诺的情况,而英伟达则表示该并购协议可在六年后撤销。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艾耶(Laveena Iyer)认为,此次北京的调查是对上周美国对中国实施更多晶片相关出口管制的反制。她指出,尽管对英伟达的调查在此之前已有所酝酿,但调查的时机无疑与关税战的升级相吻合。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黄仁勋上个月获颁香港科大荣誉博士,在香港他受到媒体及香港政府的高调欢迎。
艾耶强调,英伟达在11月的第三季度财报中已提到,该公司正面临北京对其收购迈伦科技的持续调查。她说:“该公司甚至预测如果中国监管机构发现英伟达有任何不当行为,最可能的结果将是处罚。这将对该公司在中国的销售产生短期影响。但由于该公司在AI晶片技术上的全球领先地位,中国企业仍将继续购买英伟达在遵守美国出口管制下能够销售的半导体产品。”
位于德国柏林的智库莫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资深分析师赫麦迪(Antonia Hmaidi)向BBC说,中国的反制行动应该放到更广泛的类似行动的背景下来看,譬如2023年,中国拒绝了英特尔与塔尖半导体合并的监管批准。在同一年,中国的网络监管机构还开始对美光产品进行网络安全审查,部分原因是出于供应链安全的考虑。就在上周,随着美国最新一轮出口管制的宣布,四个行业协会也发表声明,提醒企业要谨慎购买美国芯片等等:“这些措施都有多重目的使中国的芯片供应链本土化、展示中国在国际上的实力以及对被认为不公平待遇的报复。”赫麦迪解释。
赫迈迪分析,中国正在使用多种手段来报复它所认为的不公平待遇,例如美国的出口管制。它也在仔细选择目标和方法。
南加大张湖月教授向BBC称,像英伟达、英特尔、苹果和特斯拉等美国大型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中国市场,且短期内无退出计划,因此北京能够利用多种监管工具,包括反垄断法和反外国制裁法等手段,来对抗白宫的强硬政策。
张教授说:“然而,中国明白这些反制措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导致美中进一步的经济脱钩。因此,我预期中国将仅选择与美国展开‘有限战争’,利用各种监管工具展示其阻止美国行动的能力,但不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根据公开资料,英伟达在中国的AI晶片市场占有超过90%的市场份额。然而,该公司同时面临着来自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挑战,其最主要竞争者是中国电子巨擘华为。路透社指出,目前中国市场约占英伟达收入的17%,较两年前的26%下降了约9%。
综合分析报导,多数专家同意,这次针对AI晶片龙头英伟达的调查,是向新任美国政府发出的信息,表明中国不会被动接受美国持续的制裁或关税挑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本周针对美国对中企制裁表示,这些举措“进一步暴露出美方保护人权是假,剥夺中国人民发展权利是真,这种伎俩不可能得逞。”
艾耶预测称,2025年下半年是美国对华落实关税计划最有可能的时期,但特朗普可能会比预期更快采取行动。
随着地缘政治情势持续上升,如同台湾的台积电公司(TSMC),英伟达也开始发现自己被夹在这些美中的利益竞争之间,面临着两国在半导体竞争的复杂局面。AI科技现在已经成为作为美中半导体竞逐的深水区,而作为AI晶片领域的前沿公司,英伟达正日益成为美中关系的新战场。
图像来源,Globalwafers
图像加注文字,过去半导体是一个全球化的生态圈,亦即一个晶片产品的完成,从原料,设计,晶圆制造到代工晶片及封测等是全球不同公司的协作。但现在各国都希望打造自己的生态圈。
此次事件不仅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造成一定压力,同时也推动了企业加速自主创新的步伐。而对于被列入清单的企业能否通过沟通实现解禁?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国防部的1260H清单曾多次调整,此前已有多家企业在被列入后数月内被移除,包括中微公司、IDG资本、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芯国际香港(国际)有限公司等。
此次,美国国防部也将6家中国企业移出了CCMC清单,包括 AI 公司北京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防)、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