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奶酪简史:从游牧民族到近代工业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奶酪简史:从游牧民族到近代工业化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4/08/75375902_1141940063.shtml

在干酪博物馆的二楼,有一个专门展示中国奶酪简史的展区。这个展区通过梳理中国奶酪从古代起源到近代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了中国奶酪在地域文化、民族融合、经济社会变迁等多因素影响下的演变历程,揭示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多元的发展轨迹。

奶酪作为一种古老的发酵乳制品,历来被认为是舶来品,事实上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我国也是奶酪的发源地之一让我们引以自豪的是: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奶酪实物样品,就是在我国新疆被考古学家发现的。小河墓地的发掘就像楼兰遗址考古一样充满探险和神秘色彩,1934年瑞典的考古学家曾发现这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当时没有挖掘和考察条件。但是,隐藏在这死亡之地的3000多年前的异样文明再也没有人能找到,被世界考古学界认为是楼兰探险史、西域探险史上最神秘难解的古迹。

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多样的奶酪文化,且在历史长河中与民族融合、对外交流等相互交织,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奶酪体系。

秦汉以前

中国古代乳文化最初发源于游牧民族。在西方乳文化传入前,乳制品在汉人饮食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因其物质缺乏与高营养价值而被视为珍贵健康食品。乳文化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经济环境、社会因素、畜牧业与科技发展等多方面影响。随着民族大融合,游牧民族的乳文化逐渐向农耕地区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期社会动荡,政治文化多元化,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活跃于中原地区并与中原人融合。匈奴民族以畜肉和乳汁为日常饮食,如《史记·匈奴传》记载其对奶酪的喜爱,表明两千多年前匈奴已将奶和奶制品作为日常饮食。此时乳制品开始进入中原,但仅在上层社会流行,属于稀有产品。

明清蒙元乳文化延续

明清时期的乳文化是蒙元乳文化与满族乳文化的结晶。尽管实行“重农”政策,草原乳文化仍得以留存。蒙古民族继承草原饮食传统,奶食种类丰富,如查干伊德包含白油、黄油等多种奶制品。蒙古族热情好客,常以奶茶、奶食品和奶酒招待客人。奶茶融合了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饮品精华,如今在北方少数民族及内蒙古汉族中广受欢迎,甚至奶茶店在现代社会成为大街小巷的常见商业形态。

近代中国乳业的变革

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乳制品产业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使各方面受重创;

二是华侨、传教士、商人来华兴办工厂带来民族资本主义,影响商业格局;

三是西方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刺激民族工业兴起,促使中国乳业摆脱封建小农经济桎梏迈向近代化。这一时期中国从英法等国引进荷斯坦牛等优良品种,且在鸦片战争前已开始引进。同时引入发达国家牧师在上海、天津等地创办乳品厂,涉及炼乳、奶粉加工和冰淇淋生产等,后在广州等地进一步发展,为乳文化发展注入生机。

1923 年中国人自建第一个乳品厂并引进美国低温巴氏杀菌设备;

1924 - 1926 年浙江完善最早自办炼乳厂;

1928 年上海路升牛奶公司成立并最早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酸乳制品等,这些都标志着中国近代乳品工业逐步发展起来。

结论

中国奶酪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地域差异、经济变迁与文化交流的多元特征。从古代起源于游牧民族到近代受西方影响走向工业化,奶酪文化在不同时期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与意义。它不仅是一种食品的发展演变,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画卷中一抹独特的色彩,对于研究中国饮食文化、民族关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