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白内障吃2种颜色蔬果!常换眼镜是白内障吗?白内障手术风险?不治疗恐失明
预防白内障吃2种颜色蔬果!常换眼镜是白内障吗?白内障手术风险?不治疗恐失明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那么,白内障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和治疗?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
什么是白内障?主要症状有哪些?
西园医院眼科主任陈泓桥表示,晶状体位于眼球内,正常情况下是透明的,可以让光线穿过并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但当透明的晶状体逐渐混浊时,光线无法穿透,造成影像模糊,就称为“白内障”。
白内障的症状包括视力模糊、单眼复视、畏光、色调改变、近视度数增加或常需更换眼镜等。其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种:
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类型,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变质而老化混浊。如果患有高度近视,白内障还可能更早发生。
先天性白内障:出生时就有的白内障,可能由遗传、代谢异常、染色体变异或胎内感染等导致。
继发性或外伤性白内障:因眼内疾病(如虹膜炎、青光眼、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造成晶状体快速混浊,或者因外伤直接损伤晶状体,都会加速白内障的产生。
药物性白内障:长期不正确使用类固醇药物(无论是眼药水、眼药膏、皮肤用药或口服药),错误使用会引发白内障,甚至是青光眼。
白内障的治疗方式
陈泓桥医师说明,初期白内障,若是视线下列模糊,不须开刀,可点药水缓解不适或延缓恶化,也可配戴有度数的眼镜来改善视力。但当白内障逐渐成熟、视力障碍影响生活或工作时,最有效的根本治疗仍是手术。
白内障合并人工晶状体置换手术须在眼睛无发炎情况下进行,糖尿病患须控制好血糖,服用抗凝血剂患者也建议暂时停药。若到成熟期时,晶状体皮质呈灰白色,这类严重的白内障,可能需用传统大伤口的手术方法,白内障混浊膨胀,会导致眼压升高,造成眼睛痛或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也大大提升手术的困难度及风险。为了避免上述情形,应定期检查,必要时应考虑手术。
白内障手术方式及医保报销情况
陈泓桥医师指出,目前最常施行的手术方法为“微切口超音波晶状体乳化术”,通常可局部麻醉,点药水后就可进行白内障手术;手术中需同步植入人工晶状体,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医保报销传统人工晶状体,可取代已经混浊的晶状体,改善原有的近视或远视,但术后仍有老花眼或散光,需配戴眼镜矫正才能有清晰的视力。目前已有多重非球面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可选择,可改善夜视力提升清晰度,有较佳的视觉品质,也可矫正散光、矫正老花等。病患若想使用多功能产品,必须自付差额。自付价差从3万~10万元都有。
如何预防白内障?
眼睛是灵魂之窗,良好的眼睛保健习惯可维护视力,远离眼疾,陈泓桥医师说明,以下方式有助于延缓眼睛功能退化:
平时外出宜配戴抗紫外线镜片的眼镜。
控制好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
饮食均衡,适当摄取含抗氧化成分的深绿色及深黄色蔬果,补充叶黄素。叶黄素每日摄取量建议是6mg,根据美国国卫院ARED2五年大型研究,叶黄素以10:2的比例搭配玉米黄素,拥有最佳的保护效果。
不揉眼睛、运动或工作时眼睛要防护,避免碰撞或穿刺伤。
从小注意视力保健,避免高度近视,定期眼睛检查。
陈泓桥医师提醒,白内障是正常老化的过程,也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开车、职业需求、对近距离视觉的要求等,都是白内障患者选择人工晶状体的重要考量,建议可依个人需求和医师充分讨论后决定。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西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