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石头记》与《红楼梦》:谁才是真正的书名?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7: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石头记》与《红楼梦》:谁才是真正的书名?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有一颗明珠历经两百余年仍熠熠生辉,它就是曹雪芹的旷世巨著《红楼梦》。然而,这部作品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石头记》。这两个名称,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书名?这个问题,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兴趣和讨论。

01

从历史渊源探寻真名

要解开这个谜题,我们不妨先从历史记载中寻找线索。据清代学者陈镛在《樗散轩丛谈》中记载,早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红楼梦》就已开始流传,但当时只有抄本,且数量稀少。直到乾隆五十四年春,苏大司寇家因书籍被鼠伤,付琉璃厂书坊抽换装订,坊中人才借此机会抄出刊印,使得“今天下俱知有《红楼梦》矣”。

然而,更早的记载显示,《石头记》之名出现得更早。程甲本《程伟元序》中提到:“《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这表明,《石头记》很可能是这部小说最初的名称。

02

从作者意图解读真名

曹雪芹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究竟更倾向于哪个名字呢?从版本演变的角度来看,最初的抄本多以《石头记》为名。例如,现存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重要抄本,都题名为《石头记》。这似乎表明,曹雪芹本人更倾向于使用《石头记》作为书名。

然而,当程伟元和高鹗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首次将其刊印出版时,却改名为《红楼梦》。这一改动,或许反映了出版者对市场和读者喜好的考量。毕竟,“红楼”二字更富有诗意,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03

从文化内涵品味真名

两个名称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主题指向。《石头记》源自小说开头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时留下一块未用的石头,这块石头后来有了灵性,化身为通灵宝玉,见证了贾宝玉和众姐妹的命运。这个名称强调了“命定”的主题,暗示了人物命运的不可抗拒。

而《红楼梦》则更侧重于描写大观园中的人物情感和家族兴衰。正如脂砚斋所评:“总此一部之大旨也。”“红”字象征着女性的青春与爱情,“楼”则暗示了繁华与衰败,“梦”则点明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这个名称更贴近小说的核心内容,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04

从流传影响看真名

从流传影响来看,《红楼梦》无疑占据了上风。自程甲本刊行以来,“红楼梦”这个名字就广为流传,成为人们口中的习惯称谓。据统计,仅在19世纪,就有超过百种以《红楼梦》为名的续书、仿作和改编作品问世。而“石头记”则更多地停留在学术讨论和版本研究的层面。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石头记》就失去了其价值。恰恰相反,它以其独特的神话色彩和哲学意味,为这部作品增添了神秘而深邃的气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石头记》和《红楼梦》,一个侧重神话寓言,一个侧重现实描写,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双重魅力。

05

结语

那么,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书名?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红楼梦”式的谜题。正如小说中所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石头记》和《红楼梦》,一个代表了作品的神话起源,一个体现了其现实意义,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这部不朽的文学巨著。正如脂砚斋所评:“此书表里皆有喻也。”无论是《石头记》还是《红楼梦》,都是这部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双重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