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儿科专家杨晓教你调理宝宝积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00: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儿科专家杨晓教你调理宝宝积食

宝宝积食是许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中医儿科专家杨晓医生指出,积食主要是由于乳食过量,超过脾胃消化吸收的能力所致。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调整,可以有效缓解宝宝积食的症状。

01

专家简介

杨晓医生是梁山县人民医院的儿科主治医师,2009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具有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新生儿科疾病的诊治。她强调,宝宝积食主要是由于乳食过量,超过脾胃消化吸收的能力所致。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护理,比如让宝宝吃点山楂、进行揉脐摩腹等手法,以及饮食调理,如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来有效缓解宝宝积食。

02

积食的原因与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积食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脾胃较成人娇弱,同时小儿又具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清代医家吴鞠通运用阴阳理论,将小儿的生理特点概括“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脉法》中提到:“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 将小儿这种蓬勃生机、迅速发育的生理特点概括为“纯阳”。小儿的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小儿发育非常迅速,对食物的需求和欲望也相对较高,这种生理特点容易导致小儿脾胃负担过重,导致积食的发生。

积食的主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部胀满、排泄异常、睡眠不安、烦躁哭闹和口臭等。如果发现宝宝有这些症状,家长应及时采取措施。

03

中医调理方法

推拿疗法

  1. 绕脐腹按摩:让小儿仰卧,家长用手掌围绕着肚脐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积食症状。

  2. 捏脊:让小儿保持俯卧的姿势,家长拇指指腹与食指桡侧部对合,捏住小儿背部皮肤,拇指往后捻,食指往前推,直至大椎穴。这种按摩方法可以刺激背部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缓解积食症状。

  3. 掐揉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是四横纹。小儿食积时,用掐一下、揉三下的方法,掐揉小儿四横纹处50下,可清热散结,化积消食。

  4. 分推腹阴阳:沿小儿肋弓做八字分推,边做边向下移动,到肚脐时,改做横推,每次推150~200下。可通行中焦之气,有助脾胃运化。

  5. 揉中脘:中脘位于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每次用手掌根旋转按揉50下。有助于养护脾胃。

饮食调理

  1. 山楂消食法:山楂具有消食化积、增强食欲的功效,可以促进宝宝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妈妈可以将山楂制成山楂水或山楂糕,适量给宝宝食用。但需注意,山楂中的糖分较高,不宜过量。

  2. 清淡饮食:宝宝积食期间,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以适量食用易消化的面条、米粥等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生活习惯调整

  1. 合理喂养:宝宝饮食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量喂食。夜间尽量不喂奶,以免影响宝宝消化。

  2. 适当活动:鼓励宝宝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促进肠胃蠕动,增强体质。

  3. 关注宝宝睡眠:宝宝睡眠质量与消化密切相关,家长要关注宝宝的睡眠情况,确保宝宝充足睡眠。

04

注意事项

  1. 在使用药物时需遵医嘱,强调观察宝宝症状的重要性。

  2. 如果宝宝积食症状严重,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食药。

通过科学的中医调理方法,可以帮助宝宝缓解积食问题,促进健康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