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心医院专家提醒:冬季取暖当心低温烫伤
长沙市中心医院专家提醒:冬季取暖当心低温烫伤
近日,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连续接诊了两名因使用取暖设备不当而引发糖尿病足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这一情况再次敲响了冬季取暖安全的警钟。低温烫伤,这种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伤害,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但低于50℃的热源所导致的烫伤。这种伤害通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初期症状可能仅为红肿、水泡或脱皮,但由于温度较低,患者往往难以及时察觉,从而延误治疗。
谁更容易受到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多因热源长时间作用于同一部位,热量逐渐渗透至深层组织所致。婴幼儿、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等感觉反应迟钝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此类伤害。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导致神经末梢反应比较迟钝,很容易在浑然不觉中发生低温烫伤。长沙市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主任文锐指出,糖尿病会导致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使得患者的足部保护功能减弱、微循环出现障碍,患者常常感到脚部寒冷。在使用取暖设备时,由于神经末梢感觉迟钝,如果长时间暴露于热源中,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低温烫伤,严重时引发糖尿病足,甚至导致截肢。
低温烫伤的急救步骤
如果不慎发生烫伤,处理的原则是:首先迅速脱离热源并进行降温处理;然后利用现场条件迅速执行“冲、脱、泡、盖、送”五大急救步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无论创面大小,都必须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处理,以防止病情恶化。
冲:及时对创口冷水冲洗,大概10分钟到半个小时;
脱:等冷却后,小心将贴身衣物脱去,必要时可剪开;
泡: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凉水中;
盖:尽量用无菌的纱布覆盖在烫伤创面上;若出现水泡要尽量保护好水泡的完整性;
送:送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特别提醒:千万不要在创面上涂抹草药、药膏、紫药水、红药水、牙膏等,此类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加重烫伤深度,并影响伤情的判断。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为防止低温烫伤,可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电热毯时平铺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睡前关闭电源。
- 热水袋取暖时包裹毛巾,避免整夜放置被窝内。
- 保持取暖设备与身体至少20厘米距离,勿用衣物覆盖电暖气。
- 泡脚水温控制在30-40℃,时间不超过30分钟。
- 暖宝宝外置使用,避免直接贴于皮肤,敏感人群慎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每年进行足部并发症的筛查:感觉障碍检测、肢体动脉检查等。
- 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接触皮肤类的取暖设备:如电热宝、暖气片、暖宝宝等。
- 合适的水温。洗脚时水温一般应小于40℃,家中最好备一根水温计,或者请家人测试水温,切不可用脚去测试。每天洗完脚后注意检查局部皮肤有无烫伤的情况。
- 必须要进行物理治疗时,尽量到专业的机构,并告知自己是糖尿病患者,注意避免烫伤。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预防低温烫伤的发生,确保安全取暖。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提高警惕,避免因取暖不当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