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团队获民族医药科技特等奖,中医治疗肺结节取得重大突破
董瑞团队获民族医药科技特等奖,中医治疗肺结节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在“2024年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院士、国医大师学术大会”上,首都名中医董瑞带领其团队凭借《肺结节(肺积)中医诊治理论体系创新及应用》荣获特等奖。这一荣誉不仅认可了他们在中医治疗肺结节领域的卓越贡献,也标志着中医药在防治肺结节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百年传承,创新突破
董瑞团队的获奖成果源于对百年家传“董氏消瘤方”的创新研究。该方剂由36味中药组成,对多种肿瘤疾病有疗效。董瑞在继承家传方剂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创新提炼出“董氏金甲散结”系列方剂,包括26味膏、19味汤、13味丸三个剂型,专门用于治疗肺结节。
理论创新,体系完善
董瑞团队在肺结节中医诊疗理论体系方面进行了重要创新。他们将“肺结节与肺癌”病因病机锁定在中医“肺积”范畴,创立了“体内诸小结节中医诊治理论体系”。通过深入研究,团队确定了“肺气不足、脾肾阳虚、肝气瘀滞、痰瘀毒息积肺络”的病因病机学说,并提出了阳虚、气虚、痰湿、血瘀及气郁体质学说和情志学说,为中医药防治肺结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董氏金甲散结协定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据统计,该方剂已应用于2.1万例肺结节患者的治疗,临床缩小消退率达到39.46%。这一成果不仅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也充分展示了中医药在肺结节治疗领域的独特优势。
综合疗法,全周期管理
董瑞团队还创新性地提出了肺结节全周期管理理念。他们将国际先进影像技术与现代中医学理论相结合,对肺结节临床诊疗进行全新的中医理论探索。团队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提出运用“中医辨证施治”与“中医膏滋方”“艾灸”“冬病夏治”“冬病冬防”“药膳食疗”等综合治疗、调理方案,开启了“肺结节全周期管理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平台”临床科研工作。
展望未来,前景广阔
董瑞团队的获奖成果不仅体现了中医药在肺结节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也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指明了方向。目前,团队正有序推进国家级“肺结节重点实验室”建设,努力形成设备高端、人才一流、中西医深度融合防治呼吸病的医疗体系,推进肺结节科研攻关、临床与药品研发的一体化。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由中国民族医药协会颁发的重要奖项。本次颁奖大会旨在表彰为推动民族医药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杰出个人和组织,奖励突出科研成果,鼓励更多创新成果涌现。
董瑞团队的获奖,不仅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肯定,更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里程碑。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推广,相信中医药将在肺结节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