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公布50个大模型应用案例,展现人工智能发展新成果
山东省公布50个大模型应用案例,展现人工智能发展新成果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通知,公布山东省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名单。经单位申报、地市推荐、专家审核等程序,确认基于天智工业大模型的跨行业跨场景融合创新应用、基于超算灵犀大模型的化工领域智能制造创新应用等50个案例为山东省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
政策引领,打造大模型产业高地
山东省在大模型应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24年,山东省制定并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关于加快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级大模型,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一批覆盖范围广、产品能效高的行业级大模型、场景级大模型。
在政策引领下,山东省开展了大模型项目“揭榜挂帅”工作,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大模型研发和应用创新。同时,山东省还梳理形成了《山东省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图谱(2024)》,为大模型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方向。
算力支撑,奠定产业发展基石
算力是大模型发展的基础。山东省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为大模型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以济南为例,全市在用数据中心达33家,在用标准机架总规模近11万个,已投运算力2940P,其中智能算力2607P,在全国排名第7位。
强大的算力基础不仅满足了本地企业的需求,还吸引了众多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前来布局。目前,山东省重点监测范围内大模型企业已达52家,在研和已投入使用的大模型产品共66个,大模型企业和产品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创新应用,赋能产业升级
山东省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案例涵盖了制造业、医疗、环保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大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潜力。例如,基于天智工业大模型的跨行业融合创新应用,通过神经网络架构实现制造业中问题的自动化识别,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基于超算灵犀大模型的化工领域智能制造创新应用,则通过大规模数据分析,为化工企业的智能决策提供了强大支撑。
这些应用案例不仅展示了大模型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价值,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山东省工信厅要求各地市加大对这些典型应用案例的宣传和扶持力度,共同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氛围。
未来展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山东省在大模型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其雄心不止于此。山东省计划实施大模型“双百”培育工程,重点打造“100+”行业模型,并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开展“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聚焦钢铁、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随着政策的持续加码和企业的不断创新,山东省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为推动当地乃至全国的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