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首个双靶点长效胰岛素上市,将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哪些益处?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06: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首个双靶点长效胰岛素上市,将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哪些益处?

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长效双靶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这种新型药物每周仅需注射一次,使用时间灵活,不受用餐时间限制,具有显著的降糖、减重效果,并能保护心血管。

作用机制

人体肠道细胞分泌的两种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它们的受体存在于胰岛β细胞中,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替尔泊肽作为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一方面通过激动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中枢,减少进食量;另一方面通过激动GIP受体,发挥对血糖的双向调控作用,恢复胰岛β细胞对GIP的反应性,促进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抑制胃酸分泌,延缓胃动力,增加中枢饱腹感。

临床研究结果

替尔泊肽在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一项全球Ⅲ期临床研究显示,在肥胖或超重的非2型糖尿病患者中,替尔泊肽不同剂量组(5、10、15mg)相比安慰剂组,体重分别降低16、22、24kg,腰围分别减少14.6、19.4、19.9cm。此外,替尔泊肽组89%~96%的患者体重减轻至少5%,55%~63%的患者体重减轻至少20%,而安慰剂组分别为28%和1.3%。替尔泊肽组患者的脂肪质量百分比减少了约3倍,同时血压也显著降低。

与度拉糖肽相比,替尔泊肽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方面表现出更大优势。其降糖作用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第一/第二时相和β细胞对葡萄糖敏感性实现,显著降低空腹、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药代动力学特征

替尔泊肽在健康受试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相似,消除半衰期约为5天,每周给药一次,4周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皮下注射后8-72小时达到最大血药浓度,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80%,不同注射部位(腹部、大腿或上臂)药物暴露量相似。该药对肝肾功能影响小,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主要副作用为可耐受的胃肠道反应。

使用方法和剂量

替尔泊肽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4周后剂量增至5mg,如需进一步控制血糖,可每4周增加2.5mg,最大剂量为15mg。与二甲双胍联用时,可继续使用当前剂量。若漏服,应在96小时内补服,若超过则略过本次,按原计划进行下一次给药。

总结

替尔泊肽在血糖控制和减重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其成功上市有望开启多重肠促胰岛素受体激动剂药物的新时代。目前该药已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同时在儿童2型糖尿病、肥胖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心血管结局等方面也展现出良好潜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