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男子混服头孢与藿香正气水险丧命,医生提醒:含酒精药物切勿与抗生素同服
福州男子混服头孢与藿香正气水险丧命,医生提醒:含酒精药物切勿与抗生素同服
炎炎夏日,中暑成了不少人的困扰。藿香正气水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以其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成为了许多人的夏日救星。然而,近日福州一男子却因错误使用藿香正气水而险些丧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男子中暑后服用藿香正气水,15分钟后昏厥送医
近日,福州陈先生因发热、咳嗽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为其挂了头孢西丁钠。回家途中,陈先生感觉发热、胸闷、腹胀,便自行购买并服用了藿香正气水。约15分钟后,他开始出现心慌气短、面部潮红、心率加快等症状,随后突然昏厥,被紧急送医抢救。
经诊断,陈先生是因同时使用头孢类药物及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气水,导致双硫仑样中毒反应。这种反应多在两种药物联用的5分钟到1小时内出现,轻则表现为颜面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血压下降,重则可致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甚至死亡。
中暑症状及分类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无法正常散热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热伤害包括热痉挛、热晕厥、热衰竭和热中暑等,严重程度依次加重。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热痉挛:在高湿热环境下活动时,因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出现肌肉抽筋、疼痛,常发生在大腿、小腿和手臂。
热晕厥:在炎热潮湿环境中长时间站立,导致脑部血流暂时不足而发生晕厥,患者体温通常正常。
热衰竭: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导致血液循坏衰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无力、脸色苍白等症状。
热中暑:最严重的热伤害,体温可超过40度,伴有意识不清、呼吸困难等症状,死亡率高达30%-80%。
藿香正气水的正确使用方法
藿香正气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以及肠胃型感冒。其主要成分包括苍术、陈皮、厚朴等,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但使用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禁忌人群:老人、孕妇、幼儿等体质较弱者,对酒精过敏者及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服用。
药物相互作用: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50%的酒精,与头孢类药物同时使用会导致双硫仑样中毒反应。因此,服用藿香正气水后的7天内,都不能服用头孢类药物。
使用注意事项: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中暑急救措施
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荫凉:将患者从高热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
脱衣:松脱患者衣物,使其平躺休息。
散热:全身皮肤喷洒水,用扇子或风扇促进排汗,或将冰袋放置于颈部、腋窝和鼠蹊部。
喝水:意识清醒者可给予稀释电解质饮料或含少许可的冷开水。患者意识不清时,不可给予饮水。
送医:尽快送医处理,尤其是当患者失去意识或出现剧烈痉挛时。
夏季防暑降温小贴士
多喝水: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尽量减少外出。
做好防晒:戴帽子、使用遮阳伞或涂抹防晒霜。
穿透气衣物:选择棉质或其他透气性好的衣物。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或风扇保持室内凉爽。
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适度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
结语
藿香正气水虽是夏日中暑的常用药物,但使用时需谨慎,严格遵守用药指南,切勿随意搭配其他药物。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就医,切勿延误治疗。同时,预防胜于治疗,做好日常防暑降温工作,才能真正远离中暑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