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全面合龙,中国治沙经验赢得世界赞誉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5: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全面合龙,中国治沙经验赢得世界赞誉

11月28日上午,在新疆于田县,随着最后宽50米、长100米沙地栽上胡杨、梭梭、红柳等固沙苗木,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这一壮举不仅标志着中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更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01

“死亡之海”的挑战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总面积达33.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苏、浙江、福建三省面积的总和。沙漠地表因风蚀形成不同样貌的沙丘,新月形沙丘链、线形沙丘、金字塔形沙丘、鱼鳞状沙丘群……类型复杂多样。千百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受风向影响,逐步南移,流动沙丘吞噬城镇,留下了尼雅、丹丹乌里克、阿克色皮力等古城遗址,它们曾经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更提醒着世人要代代接力确保沙源不扩散,筑牢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这道保卫家园的绿色屏障。

02

40年铸就绿色长城

自1981年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来,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截至2023年底,已在沙漠周边建起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今年,新疆把补齐285公里“缺口”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综合采用工程固沙、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等科学治沙技术,在固沙阻沙的同时,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沙产业,助力惠民富民。

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拍摄的防护林带,道路两边是沙漠饲草基地和设施农业基地(6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03

创新技术引领生态奇迹

在治沙过程中,新疆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例如,种树机器人模型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目光。它集成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北斗定位等前沿技术,以太阳能为驱动,可轻松适应复杂地形,自动完成挖坑、栽种、浇水等一系列工序。一次能携带600株树苗及1吨水,工作效率超传统人工植树5倍。工作人员透露,他们正持续优化技术,增强其适应沙区环境的能力,减少沙尘对精密设备的干扰。

光伏治沙也是新疆的一大创新。光伏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养殖,光伏企业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勇担治沙重任。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还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12月2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人们参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中国馆。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04

生态改善与民生发展的双赢

锁边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在沙漠边缘种植的梭梭、红柳等植物,不仅能够有效固沙,还能为当地民众带来经济收益。例如,梭梭和柽柳的根部可以嫁接肉苁蓉,当地人也把肉苁蓉称为“沙漠人参”。酸枣和沙枣不仅有食用价值,还有药用价值。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据统计,新疆沙区特色经济植物种植面积已达184.5万亩,特色沙产业企业达58家,沙生作物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种植、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05

中国智慧照亮全球治沙之路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生态建设的里程碑,也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首次在境外设立专题展馆,以图片、模型及沙区产品陈列等多元方式,向世界展示了扭转土地退化、发展沙区经济、提升人民福祉的全方位方案。

“中国馆永远是展区最热闹的地方!”多国代表不约而同地发出感慨。各国代表们排着长队与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人偶合影留念。有的代表甚至通过视频电话将大熊猫可爱形象与中国馆独特的东方魅力第一时间传递至远方。大熊猫玩偶纪念品,更是成为众人竞相收集的纪念品之一。

与会代表参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中国馆 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摄

“中国治沙经验实现了长远规划目标与有效方法措施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利益相结合、现代技术与传统知识相结合,为全球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给出高度评价。

“我们渴望将中国绿色长城的成功经验引入毛里塔尼亚,让整个非洲见证中国经验在非洲的成功。”毛里塔尼亚前农业和环境部部长、非洲“绿色长城”毛里塔尼亚国家署总干事西德纳·艾哈迈德·埃利满怀期待地说。

阿联酋气候变化与环境部部长阿米娜·达哈克也积极表达了与中国在荒漠化防治领域深化合作的强烈意愿。

正如西德纳·艾哈迈德·埃利所言:“整个世界都在向东看。”中国治沙经验不仅改变了当地生态面貌,还赢得了世界尊重与赞誉,成为各国携手守护地球家园的强大动力。它既是中国智慧的结晶,更是全球生态治理的宝贵财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