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消保委调查:APP自动续费仍存四大问题,专家建议优化服务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51: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消保委调查:APP自动续费仍存四大问题,专家建议优化服务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自动续费服务消费调查报告,揭示了市场上大量APP在自动续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APP在自动续费方式提供服务的提醒和告知义务履行情况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施行前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01

价格提示不显著

调查发现,34个APP虽然对价格差异进行了提示,但是提示方式不够明显,如字体较小或采用灰度显示等。例如,微博App支付页面仅提示当前支付价格为优惠价,但未标明续费价格。据了解,微博前3个月优惠价格是5元/月,但从第四个月起价格就涨到了12元。

02

开通流程不严谨

在开通自动续费的过程中,69款APP(占比98.6%)都设置了两个步骤:先要求消费者点击勾选“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随后才是进行支付操作。但是,小象超市App只显示了一个步骤,即将确认协议与支付环节合并,购买页面上仅显示“确认协议并开通”。

03

续费提醒不到位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调查发现,印象笔记App在自动续费提醒方面做的不够好,未通过任何途径提前通知消费者。

04

取消流程不便捷

调查发现,33个APP可以直接在应用内完成自动续费的开通与取消,占比为47.1%。而有34个APP在应用内只能开通自动续费,取消操作则需通过支付渠道进行,占比为48.6%。此类APP均在支付页面或会员协议中明确告知了消费者这一取消流程。

05

案例:初中生被自动续费500多元

河南省郑州市的初中生小静(化名)怎么也没有想到,因为一次看网络小说,她被一APP“自动续费”了两年多,等她发现时,已经被自动扣费了500多元。

“2022年暑假,因为闷得无聊,我便在一APP上看一部网络小说,看到精彩处提示需要付费,要不然就没法看完整版。当时APP提示‘单独购买一个月的会员费是19.9元,如果选自动续费的话,第一个月9.9元’。一下子能省10元,我便选择了自动续费,但对于费用到期后如何续费、如何取消,因为APP上这段文字的字号很小、颜色很浅,我就没有留意。”小静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生气之余,小静赶紧取消了该APP上的自动续费,没想到取消起来也不那么简单。“最后还是自己从网上查询一些视频教程,仔细研究才取消掉,如果光按商家的提示根本取消不了自动续费业务。”她说。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小静一样遭受过APP自动续费困扰的并非个例。记者随机采访了20多位郑州市消费者,年龄从15岁到61岁不等,其中,一半以上的消费者表示曾经遭遇过APP自动续费,90%以上的被扣费消费者表示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费的。

06

专家:消费者可追偿“记忆税”

信息时代,遭受过APP自动续费困扰的并非个例。今年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起的APP续费情况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约89%的受访者遭遇过APP自动续费。根据某网络投诉平台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30日下午4时,以“自动续费”为搜索条目的投诉件共有179892件;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该投诉平台接到关于自动续费的投诉7万多次,消费者合计损失金额超2000万元。

河南省消费者协会消费维权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益清(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葛瑞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APP关于提示自动续费的标注方式不是很醒目,或者说有意隐瞒、弱化这种提示,那显然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如果这样,即使消费者与商家进行了自动续费交易,也是在消费者真实意思受到欺诈的情况下做出的,消费者有权利撤销自己的该民事法律行为,并要求商家返还消费的款项。

上海市消保委建议:一是优化会员服务购买展示页面,通过较大字体和特殊颜色等方式,充分提醒消费者注意价格。二是考虑到手机终端软硬件差异和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至少采取站内信、短信推送、支付渠道通知等两种以上方式,提前通知消费者将进行自动续费。三是提供消费者便捷的自动续费取消或退订路径,必须通过支付渠道进行取消的,应特别告知,从而充分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