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种植技巧大揭秘:从零开始学种白芨
白芨种植技巧大揭秘:从零开始学种白芨
白芨,又名白及、甘根、连及草,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根状茎肥厚,肉质,呈白色或黄白色,形似生姜,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白芨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多生长于山野川谷中,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地区,如两广、两湖、江浙、福建、江西等地。
白芨的植物学特征
白芨的地下根茎肥厚,肉质,纯白色或黄白色,略扁平,整体看上去有点像生姜,且有多数须根。它的叶披针形或广披针形,有叶3到5片,前端尖。白芨的花期在春末夏初,花生于茎顶,有花3到8朵,组成总状花序,花淡紫红色。白芨的果期在夏季,每年7月份搭配9月份,蒴果圆柱形。在《图经本草》中就有白及形态特征的详细记载,书中写到:“白及叶似初生栟榈及藜芦,茎端生一薹,四月开生紫花。七月实熟,黄黑色,冬雕。根似菱,三角,白色,角头生芽”。描述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白及。
白芨的种植技术
选地与整地
白芨偏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以及温暖且略带湿润的生长环境。在排水良好的山地种植时,应选择阴坡的生荒地。耕翻土壤深度需超过20厘米,并施以厩肥和堆肥,每亩施用1000千克的农家肥,或在缺乏农家肥的情况下施用50公斤的三元复合肥,亦可施用100公斤的有机肥料。翻地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栽植前进行浅耕,细致整地,制作宽度为130至150厘米的高畦。
栽培时间
白芨的种植时间每年在3月至8月之间,开沟种植,沟距保持在20至25厘米,深5至6厘米,株距10至12厘米。种植时需浅栽,确保根部舒展,并用泥土覆盖根部,轻轻压实后浇水,覆盖草料以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白芨对田间管理中的除草要求严格,种植后喷洒乙草胺进行封闭处理。白芨苗出齐后,尤其在5至6月份生长旺盛期,杂草生长也快,需及时进行除草。除草时结合松土,注意浅锄以免伤根。
白芨喜肥,每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至8月白芨进入休眠期,生长停止,但需防止杂草丛生。
白芨喜湿润环境,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应及时浇水,7至9月早晚各浇一次水。同时,白芨怕涝,大雨后需及时排水,避免根部受损。
病虫害防治
烂根病:多见于南方春夏多雨季节。防治方法包括注意排水、防水,深挖排水沟。
地老虎、金针虫:可通过人工捕杀、诱杀或拌毒土进行防治。使用50%锌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床上。
采收与加工
白芨种植2至3年后,在9至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进行采收。挖出块茎,清除泥土,进行加工。将块茎单个摘下,挑选带有新秆的块茎作为种用,剪掉茎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放入沸水中煮5至10分钟,取出后晾干至全干。去除粗皮和须根,筛选出杂质。一般每亩可采收鲜品800至1000公斤,加工后可得200至300公斤干货。
白芨的品种特点
白芨具有易储存、生长期3年以上、种植费工时等特点。市场价格方面,白芨统个在不同市场的价格有所差异,如安国市场为120元,亳州市场为120元,玉林市场为130元,荷花池市场为132元。产地价格方面,思茅市为120元,商洛市为125元。此外,还有多个供应和求购信息,显示了白芨在中药材市场的供需情况。
初学者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白芨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合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中生长。在山地种植时,应选择阴坡的生荒地。
合理安排种植时间:白芨的种植时间在3月至8月之间,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种植时间。
科学管理田间环境:白芨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定期除草、施肥,确保白芨健康生长。
及时防治病虫害:注意观察白芨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避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白芨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通过掌握正确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初学者也能成功种植白芨,获得可观的收益。希望本文能为你的白芨种植之路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