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痛风背后的代谢秘密:不只是“吃出来的病”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4: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痛风背后的代谢秘密:不只是“吃出来的病”

痛风,这种曾经被称为“帝王病”的疾病,如今已悄然年轻化,成为困扰现代人的重要健康问题。许多人将痛风简单地归咎于“吃得太好”,认为只要管住嘴就能远离痛风。然而,痛风的成因远比饮食因素复杂得多,其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代谢问题。

01

尿酸代谢:痛风的根源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肝脏合成尿酸,再由肾脏排泄。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受阻时,就会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长期的高尿酸状态会促使尿酸钠晶体在关节和组织中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痛风发作。

研究表明,人体内约80%的尿酸来自内源性代谢,只有20%来自食物。这意味着即使严格控制饮食,也难以完全避免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例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导致细胞大量增殖和死亡,释放出大量核酸,进而增加尿酸的生成。此外,一些遗传性酶缺陷也会导致尿酸生成异常。

02

高尿酸血症:不只是痛风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远不止痛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高血压、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动脉粥样硬化、血脂代谢异常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高血压: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 μmol/L,高血压的相对风险增加15%~23%。
  • 心力衰竭:血尿酸升高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差的独立预测因子。
  • 心房颤动: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心房颤动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 动脉粥样硬化:高尿酸血症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03

药物影响:不容忽视的因素

一些常用药物也可能影响尿酸代谢,导致高尿酸血症。例如:

  • 阿司匹林:小剂量(75~325mg/d)可轻度升高血尿酸,而大剂量则会促进尿酸排泄。
  • 维生素C:大量服用(4-12g/d)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
  •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可导致血容量减少,增加尿酸重吸收,减少尿酸排泄。

此外,一些降压药、降糖药和抗结核药也可能影响尿酸水平。因此,在治疗其他疾病时,医生需要充分考虑药物对尿酸代谢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04

最新进展:精准治疗的曙光

近年来,随着对痛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在202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上,国产1.1类新药IL-1β单克隆抗体伏欣奇拜单抗(Firsekibart)公布了令人振奋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

研究显示,伏欣奇拜单抗在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方面非劣效于复方倍他米松,并且能显著延迟痛风复发时间。与复方倍他米松相比,伏欣奇拜单抗在12周时降低了90%的首次痛风复发风险,在24周时降低了87%的复发风险。这一发现为痛风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传统药物不耐受或应答不佳的患者。

痛风绝不仅仅是“吃出来的病”,其背后涉及复杂的代谢机制。从尿酸的生成与排泄,到各种疾病和药物的影响,再到最新的生物制剂治疗,痛风的防治需要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其代谢秘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痛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