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黟山易名黄山:唐玄宗诏书背后的黄帝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7: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黟山易名黄山:唐玄宗诏书背后的黄帝文化传承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这句名言,道出了黄山的独特魅力。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著名山脉,不仅以其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著称,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据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修仙,而唐玄宗则因仰慕黄帝事迹,将黟山改名为黄山。这段跨越千年的历史传奇,赋予了黄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

01

轩辕黄帝的黄山传说

黄山在古代原名黟山,因岩壁青黑而得名。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山采药炼丹,丹成后升天成仙。这一传说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引《图经》:“黄山,古名黟山,黄帝炼丹于此,丹成而仙去,后人名之曰黄山。”这一记载,为黄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唐代诗人李白在《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中写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诗中所描绘的“丹崖”和“莲花峰”,正是黄山自然美景与黄帝传说的完美结合。李白还提到“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进一步印证了黄山与黄帝传说的紧密联系。

另一位唐代诗人缪岛云在《望黄山诸峰》中写道:“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诗中的“丹灶”和“玉书”,都是黄帝传说中的重要元素,展现了黄山作为黄帝炼丹之地的文化内涵。

02

唐玄宗改名黟山为黄山

唐玄宗李隆基,这位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皇帝,对黄帝的传说深信不疑。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七日,他正式下诏将黟山改名为黄山,以纪念轩辕黄帝。这一改名,不仅体现了唐玄宗对黄帝的崇敬,也反映了唐代对道教文化的推崇。

据《太平御览》记载:“唐天宝六年,改黟山为黄山,以黄帝炼丹于此。”这一记载,为黄山名称的由来提供了权威的历史依据。从此,“黄山”之名流传至今,成为这座名山的正式称谓。

03

黄山与黄帝文化的传承

黄山与黄帝文化的渊源,不仅体现在古代的传说和诗文中,更在现代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自2013年起,黄山开始组织开展轩辕黄帝祭祀活动,成为继陕西黄陵县、河南新郑市、浙江缙云县之后的第四处轩辕黄帝祭祀点。

2024年甲辰清明,黄山祭祀轩辕黄帝的活动在黄山区黄帝文化公园隆重举行。祭祀典礼分为礼祭、乐祭、舞祭、俗祭四大章节,包含敬上高香、敬献花篮、敬献美酒、恭读祭文、行鞠躬礼、高唱颂歌、乐舞告祭、民俗汇演、群众祭拜等九项仪程。活动中,极具地方特色的轩辕车会民俗表演精彩上演,这一表演是黄山脚下先民为纪念轩辕黄帝造车而流传千年的一项大型民俗活动,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商圣范蠡研究院院长范贵宾也亲临活动现场,参与祭祀。范贵宾作为范姓始祖范武子的后代,与轩辕黄帝有着直接的血脉传承关系。范武子的祖父士蒍是春秋前期晋国卿大夫,其高祖杜伯是尧帝之子丹朱的后裔,而尧帝则是轩辕黄帝的五世孙。因此,范贵宾的参与,不仅体现了对先祖的敬仰,也象征着黄帝文化的代代相传。

04

黄山:文化与自然的双重遗产

黄山,这座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名山,如今已成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它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轩辕黄帝的传说,到唐玄宗的改名,再到现代的祭祀活动,黄山见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黄帝之山”,黄山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先祖的敬仰,寄托着人们对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美好向往。今天,当我们站在黄山之巅,俯瞰云海翻腾,感受着山风拂面,仿佛还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黄帝文化的脉动。

黄山,这座“天下第一奇山”,以其独特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它不仅是安徽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世界的瑰宝。正如李白所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征服了世人的心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