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拱墅区名班主任工作室:打造教师培训新模式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31: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拱墅区名班主任工作室:打造教师培训新模式

拱墅区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功秘诀

近年来,杭州市拱墅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以其创新的研修机制和显著的培训效果,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佼佼者。通过构建专业化、精细化、一体化的研修体系,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培训模式,以及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该工作室不仅显著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充分发挥了示范与辐射作用,推动了区域内班主任队伍的整体发展。

01

专业化、精细化、一体化的研修机制

拱墅区名班主任工作室坚持“专业化、精细化、一体化”的研修理念,科学规划培训内容,系统设计研修活动,确保每位参训教师都能明确培训目标并取得预期成果。

工作室采用“三级设计”模式,从成果设计、过程设计到运用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成果设计阶段,工作室聚焦一线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确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融通实践探究”这一省级课题。这一主题不仅契合国家教育政策导向,也精准对接了教师的实际需求。

在过程设计阶段,工作室精心架构研究脉络,将核心课题拆分成多个小主题,确立基于6个学习任务群维度下的多个区级子课题。通过制定3年研修规划,形成完整的研修闭环,确保活动从“碎片化、点状式”向“系统化、链条式”转变。

02

特色化、差异化的研修新模式

工作室充分认识到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在培训内容和活动设计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通过多样化活动设计,增强教师的参与感和实际应用能力,确保培训内容既能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有效提升其专业素养。

例如,工作室设计了“四步研修模式”,即“学、观、研、拓”。在“学”阶段,通过主题讲座系统梳理相关前沿理论;在“观”阶段,组织团队备课和现场授课,运用智慧课堂工具进行观察记录;在“研”阶段,围绕教学难点展开深入讨论;在“拓”阶段,邀请专家进行点拨评价,推动研究深化。这种系统化的研修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也增强了其实践能力。

03

科学、全面的评价新体系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工作室建立了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通过设立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培训进度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方案,给予教师针对性指导。

工作室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互评、专家评价等,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同时,工作室还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也重视最终的培训成果。

04

示范与辐射作用

拱墅区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功经验不仅提升了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还充分发挥了示范与辐射作用,推动了区域内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提升与发展。

工作室通过开展各类展示活动和送教下乡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多学校。例如,工作室创编的《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育人实践》系列课程资源,包含6个语文学习任务群、9大传统文化主题内容的系列讲座和精品课例,三年来开展近30场经验推广活动,辐射福建省内外多所学校,受到一线教师好评。

此外,工作室还积极探索高校“桥梁课程”,如工作室主持人陆佳音被集美大学聘为研究生校外导师,为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开设选修课程,内容涵盖12册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整体解读与理念分析。这一特色课程不仅促进了大学生教育技能的提升,也为工作室成果的培育与推广开辟了新途径。

拱墅区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构建系统化的研修机制、创新培训模式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这些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学习,为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