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腿痛叫“梨状肌综合症”
有一种腿痛叫“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综合症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臀部疼痛和下肢感觉异常。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针推伤科副主任口锁堂教授详细介绍了该病症的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学指导。
症状表现
梨状肌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疼痛:疼痛主要集中在臀部中间或靠近荐椎、尾椎处的深部,有时疼痛或麻刺感会沿着坐骨神经放射至大腿后方或小腿。活动、走路、长时间久坐等可加重症状,触诊梨状肌时会有诱发疼痛。严重时可出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大小便、咳嗽、打喷嚏时因腹压增加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下肢感觉异常:梨状肌综合症有时表现为小腿后侧皮肤感觉异常;严重时小腿肌萎缩、肌力丧失、行走不稳、跛行。
体格检查:患者在一般正躺放松的状态下,有梨状肌症候群症状的那只脚会呈现外旋的情况。Lasegue sign征、Freiberg sign征、Pace sign征和Beatty test征等体格检查可帮助诊断。
鉴别诊断
梨状肌综合症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下肢疼痛麻木发凉,腰部活动受限。梨状肌综合症在直腿抬高试验中60°以前出现疼痛,超过60度则疼痛减轻;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直腿抬高试验的高度与病情有关联,且加强试验为阳性。神经传导测试(NCV)和磁振造影(MRI)可进一步确诊。
大转子滑囊炎:疼痛常出现在局部,活动或接触时加重,表现为持续性胀痛。大转子周围可能出现柔软、有弹性的肿块,局部可能肿胀,甚至出现体温增高或发热等急性炎症表现。
治疗方法
梨状肌综合症的针灸推拿治疗疗效显著,具体方法如下:
针刺选穴:秩边穴、臀1、臀2、臀3
穴位定位:秩边穴位于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臀1位于股骨粗隆上方凹陷处;臀2位于臀1穴与秩边穴连线中点上2cm处;臀3位于臀1穴与秩边穴连线中点下2cm处。
针刺方法:秩边穴、臀1穴用5寸针直刺;臀2、臀3穴用7寸针直刺,均采用温通针法。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
推拿治疗:具有舒筋活血、行气止痛、松解粘连作用。患者俯卧或侧卧,患肢在上,先以擦法擦热患臀,再以揉法由轻到重揉按患臀,然后采用理筋手法,弹拨痛点,手法由轻到重,再以用推法,自腰推至足;患者仰卧,弹拨居髎,屈膝屈胯,转动髋关节,幅度由小到大,再俯卧在臀部用振动法、㨰法,使臀部肌群充分放松。嘱患者健侧侧卧、屈膝膝下垫枕休息。
注意事项
- 注意下肢、臀部的保暖,避免着凉。
-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或减少活动,缓解期进行适当的腰臀部肌肉功能锻炼。
- 纠正不良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
- 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适当食用全谷物和含钙食物,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
- 积极进行康复锻炼,促进康复。
专家介绍
口锁堂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针推伤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教授。擅长针、药、推拿结合治疗颈腰椎疾患、膝骨关节病、面瘫、各种头痛、脊髓神经损伤、尿道综合症、痛经、男性生殖系统、胃肠疾病、儿科疾病等,特别擅长“温通针法”和“正骨理筋”等手法,开展小针刀及穴位埋线治疗各种临床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