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跃居QS中国大学排名第九,工科优势持续领跑
同济大学跃居QS中国大学排名第九,工科优势持续领跑
在最新发布的2024QS中国大学排名中,同济大学表现亮眼,跃居全国第9名,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学校在学术研究和教育质量方面的卓越表现,也再次证明了其在国内顶尖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QS排名:国际权威认可的学术实力
QS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之一,其评价标准涵盖学术声誉(40%)、雇主声誉(10%)、师生比例(20%)、国际学生比例(5%)、国际教师比例(5%)和论文引用率(20%)等多个维度。同济大学在此次排名中取得的显著提升,充分体现了其在多个评价指标上的优异表现。
学科优势:工科领域的领军者
同济大学素以工科见长,其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誉。学校拥有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包括金融学、德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等。这些优势学科为学校的整体排名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驱动:人工智能引领学科转型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济大学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提出“1+N”的创新发展思路。其中,“1”指推动人工智能学科发展,“N”指对其他学科和各项工作全面赋能。学校通过建设自主智能科学中心、打造人工智能算力数据平台等八大核心任务,全面推动学科转型升级。
人才强校: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同济大学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事人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部署九大重点任务,包括科学配置师资岗位资源、完善分类评价机制、探索学院试点放权机制等。学校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为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校园生活:学术与人文并重
同济大学不仅注重学术研究,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校园活动,培养综合素质。一位硕士生在小红书上分享道:“生活有零落和琐碎,但是零落和琐碎的另一面,是感受生活,是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学习机器,而是鲜活的主体。”这种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展现了同济学子的独立思考和人文关怀。
未来展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同济大学正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前进。学校发布的《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到2027年,要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任务,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优势学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以预见,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同济大学必将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