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讨好型人格:你是不是也在这样活?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34: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讨好型人格:你是不是也在这样活?

“我总是担心别人不喜欢我,所以我会尽量迎合他们的需求,哪怕牺牲自己的时间。”

“我很难拒绝别人的请求,即使这会让我感到疲惫。”

“我害怕冲突,所以我会避免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

如果你有类似的感受,你可能正在经历讨好型人格的困扰。讨好型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人际行为模式,它不仅会影响你的心理健康,还可能破坏真正的人际关系。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种行为模式,并探讨如何摆脱它的束缚。

01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也被称为“取悦症”或“圣母型人格”,是一种潜伏的不健康人际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源于当事人害怕提出个人意见,担心可能会面临被他人拒绝,或是假想会因此要为失败负责,所以不敢真实表达自我。讨好型人格的人习惯掩饰真实自我,通过重视他人的感受或积极帮助他人,希望能因此被他人认可,并避免遭到他人的排斥。

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不喜欢与他人产生冲突
  • 面对矛盾容易妥协及让步
  • 表面上积极与他人维持和谐,但私底下会不断与亲近的人抱怨
  • 内心逐渐敏感,容易受他人言语影响
  • 为他人着想但忽略自己真实感受及需求
  • 不会拒绝他人的要求,即使是不合理的要求也全盘接受
  • 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或看法
  • 总是为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努力
  • 缺乏自我底线及原则,任凭他人对自己予取予求
  • 无法坦然呈现自己真实的一面或想法,总是担心说错话带给别人不好的感受
  • 希望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同及喜爱,害怕被群体孤立
  • 遇到事情经常道歉或自责
02

讨好型人格的成因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并非偶然,它往往与我们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因:

原生家庭的影响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的爱和肯定往往带有条件。父母会在孩子表现出顺从时给予好的回应,而在不顺从时则给予责骂或负面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可能会无意识地复制在家中跟父母互动的经验,习惯通过讨好行为来获取他人关注与肯定。

童年创伤

讨好型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童年创伤,特别是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满足父母的要求才能得到关爱和赞赏,这种条件下,孩子可能会形成讨好型人格。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中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体感受的环境也可能导致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个体可能会过度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而忽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03

讨好型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维持讨好型人格的行为模式,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研究显示,讨好型人格与以下心理健康问题有关:

  • 焦虑或抑郁
  • 回避型人格障碍
  • 边缘型人格障碍
  • 共同依赖或依赖性人格障碍

讨好他人的人往往善于理解他人的感受。他们通常也很善解人意,体贴周到,关心他人。这些积极的品质也可能伴随着糟糕的自我形象,需要控制,或倾向于超额完成。虽然人们可能会把你描述成一个给予者或慷慨的人,但当你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时,所有这些让别人快乐的工作可能会让你感到筋疲力尽和压力。

04

如何改善讨好型人格

摆脱讨好型人格的束缚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通过持续的努力和自我觉察,你可以逐步改善这种行为模式。以下是一些建议:

学会拒绝

无法拒绝他人的原因,是因为太常用讨好建立关系,使得关系中的他人也过于习惯依赖你。如果想要改变这种相处模式,就要开始承认真并练习说出自己的限制,并面对拒绝他人后内心的恐惧感。其实,你愿意练习拒绝,面对让他人感到失望的那刻,你回看见,拥有强韧信任感的关系,是有机会撑住这份失望,你们依旧会有互动,或是之后可以修护这段关系,这才是关系的真实流动。是的,当下你可能会感到内疚或抱歉,但记得,这可能是过去的体验,不一定是当前的真实情况。你需要做的是,展现出你跟他的想法和感受的重视,并一起讨论你们该如何合作,而不是总是在关系中只能委曲求全。

为自己争取

你需要记得,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想法,这些都同等的重要,学着把自己的需求纳入两人做决定的考量中,当有意见不一致时,这时反而是很好的练习与他人沟通协商的机会。通过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练习讨价还价,你的感受会有所不同,如果还是以他人的需要为优先考量,你反而会失去学着爱自己和替自己争取的练习机会。

寻求专业帮助

讨好行为也许能为你创造被他人喜爱的效果,但是长期而言,这种有条的喜,会让你内心伴随“不这么做就不值得被爱和认可”的恐慌感,并感到越来越孤独。若想要行为转变,你需要探索这些行为背后的可能原因及脉络。与心理师一起合作是不错的选择,心理师能够帮助你探索内心的问题与抒发心里的感受,帮助你更快地从讨好型人格中走出来!

05

现代社会中的讨好型人格

在现代社会中,讨好型人格似乎变得越来越普遍。社交媒体的兴起让人们更容易比较自己与他人,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安全感。同时,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也让人感到必须不断迎合他人,以获得成功和认可。然而,这种行为模式最终可能导致自我价值的迷失。

06

案例分享

小美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在工作中,她总是第一个响应同事的请求,即使这会占用她的休息时间。她害怕拒绝别人,担心这会让她失去朋友。然而,长期的自我牺牲并没有给她带来预期的回报。相反,她感到越来越疲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

直到有一天,小美决定做出改变。她开始尝试说“不”,并为自己设定界限。起初,她感到非常不安,担心这会破坏她的人际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真正的朋友会理解和尊重她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她重新找回了自我,开始享受为自己而活的感觉。

讨好型人格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心理课题。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也阻碍了我们建立真正的人际关系。通过认识和调整这种行为模式,我们可以重拾自我价值,学会真正地善待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取悦他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