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的作用与功效
夏枯草的作用与功效
夏枯草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还发现,夏枯草具有降血压的作用。但是,夏枯草性寒,脾胃虚弱者慎用。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等地。传统医学认为,夏枯草药性辛、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等症状。
功效作用
夏枯草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作用。
清肝泻火、明目
夏枯草苦寒降泄,入肝经,具有清肝、泻火、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症状。
散结消肿
夏枯草辛以散结,苦以泄热,有助于散结消肿,可以治疗肝郁化火、痰火凝聚所致的瘰疬(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化脓性疾病)、瘿瘤(甲状腺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等症状。
现代应用
夏枯草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可以缓解高血压导致的头痛、眩晕等症状。常见的中成药有降压袋泡茶、清脑降压片、养阴降压胶囊等。
夏枯草对体内异常增殖的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治疗瘰疬、瘿瘤等疾病。常见的药物有消瘰夏枯草膏、五海瘿瘤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中成药时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合理用药,不能随意用药。
适宜人群
夏枯草适用于以下人群:
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者:夏枯草苦寒降泄,入肝经,具有清肝、泻火、明目的功效,可用于缓解上述症状。
瘰疬、瘿瘤者:夏枯草味辛能散结,苦寒能泄热,可治疗肝郁化火、痰火凝聚导致的瘰疬、瘿瘤,消除皮肤或皮下的肿块。
乳痈肿痛者:夏枯草既能清热泻肝火,又能散结消肿,可以缓解乳房的红肿、疼痛,促进乳汁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夏枯草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不要盲目用药。
禁忌人群
脾胃虚弱者慎用。因为夏枯草苦寒降泄,脾胃虚弱者用药后,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不适症状。
使用方法
夏枯草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需要煎煮后内服。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9-15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
不宜同用
目前尚不明确夏枯草的合用禁忌。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需要与其他药物合用,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温馨提示
夏枯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以免发生用药风险。
本文作者:李培红 主任药师 硕士生导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药学部主任
参考来源: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