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冬至大如年:十大主题市集点亮传统节气文化
苏州冬至大如年:十大主题市集点亮传统节气文化
“冬至大如年”,这句流传千年的俗语,在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2024年冬至,苏州以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感受传统节气文化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活力。
“冬至大如年”:千年古城的文化传承
12月20日,第十届“大运河姑苏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冬至大如年”暨“欢购在姑苏”冬季消费活动在观前街新艺广场盛大启动。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书记方文浜,副市长季晶等领导出席活动,为这场文化盛宴拉开序幕。
近年来,姑苏区持续提升“冬至大如年”品牌IP影响力。2023年,“苏州冬至习俗”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姑苏区平江街道办事处也成为该项目的保护单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
冬酿酒文化展示馆:传承千年酿酒技艺
作为本届冬至活动的一大亮点,苏州冬酿酒文化展示馆于活动当天正式揭牌。该展示馆由市利华酒业有限公司打造,位于东汇路78号,占地约400平方米,设有四个展厅,分别展示酒的历史、传统黄酒酿造工艺、东吴酒厂历史沿革以及冬酿酒发展现状。展示馆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成为了解苏州酒文化的重要窗口。
九九消寒读书会:书香中的文化传承
在冬至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九九消寒读书会在观前街新艺广场举行。民俗专家叶正亭为市民讲解冬至习俗,带领大家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读书会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分享,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人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文化的温暖。
桃花坞木版年画:非遗文化的创新演绎
在活动现场,蛇年桃花坞木版年画《金蛇迎福》首次亮相。这幅作品融合了灵蛇、海棠、如意、祥云、福字、葫芦、常青藤、钱币、寿桃等传统吉祥图案,寓意欢庆与吉祥。桃花坞木版年画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近年来在创新与传承中焕发新生机。去年11月,姑苏区打造的“一团和气”馆,为这一古老艺术提供了展示和销售的平台,实现了非遗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主题市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活动期间,主办方精心策划了多个主题市集,让市民和游客在购物的同时,也能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暖冬市集:位于观前街主街,持续至12月22日,设有约39个摊位,汇聚老字号冬至美食、品牌年货、非遗文创等精选好物。
非遗市集:12月20日在观前街新艺广场亮相,各大品牌的冬酿酒、苏式糕团、苏帮菜等传统美食,以及苏绣、宋锦等非遗珍品集中展示。
冬至养生市集:在观前文化市场北广场举办,以“冬至大如年,安康乐永延”为主题,提供图书文化展示、养生书籍推荐、冬令进补书籍分享等活动,还有保健品、滋补品等展销。
便民市集:12月20日在娄门农贸市场开市,增设冬酿酒、卤菜、暖锅配菜等专门摊位,方便市民采购。
文创市集:平江路主路的文创市集将持续至明年春节,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冬至民俗展:在观前会客厅展出与冬至相关的物件与书画作品,让市民感受传统节气文化的魅力。
文化消费:传统节日的新时代演绎
活动期间,苏州各大文旅场所也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苏州书香府邸平江府酒店、印象百戏·苏州状元府等文旅场所举办冬至主题的书画展、戏曲演出、冬至文创展示等活动。观前商圈和仁恒仓街的促销活动持续进行,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惊喜。
暖心公益:传递冬日温情
苏州玄妙观、城隍庙、伽蓝寺等政协委员单位、爱心单位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捐赠一批过节物资,为古城增添了一份温暖。老凤祥银楼、万宝缘珠宝、龙凤金店、恒孚银楼等珠宝企业则推出特色优惠活动,让市民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在新华书店(观前书城)二楼的有光集,一系列以“冬至大如年”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冰箱贴、冬酿酒jelly cat等产品,不仅具有浓郁的节日氛围,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让传统文化以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苏州冬至的庆祝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创新演绎。在这个“百年一遇”的冬至日,苏州用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感受传统节气文化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活力。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所说:“冬至大如年,不仅是一句俗语,更是一种文化自信,一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