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防火灭火原理全解:从可燃物控制到化学抑制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57: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防火灭火原理全解:从可燃物控制到化学抑制

防火与灭火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了解其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火灾发生,并在火灾发生时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掌握相关知识。

防火的基本原理

防火的核心在于限制燃烧条件的形成。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1. 控制可燃物
  • 将可燃物与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其他物品隔离保存,防止“跑、冒、漏、滴”等现象发生。
  • 用难燃或不燃材料替代可燃材料,例如用水泥代替木材建造房屋。
  • 降低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如在车间或库房采取全面通风或局部排风措施,避免可燃物积聚。
  1. 隔绝助燃物
  • 采取隔绝空气的方法储存易燃物品,如将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存放等。
  • 在生产、施工环节,可以通过在设备容器中充装惰性介质的方式来隔绝助燃物,如燃料容器在检修焊补(动火)前,用惰性介质置换等。
  1. 控制引火源
  • 在多数场合,可燃物在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防火防爆技术的重点应是对引火源的控制。
  • 对于常见引火源的控制,通常的做法有禁止明火、控制温度、使用无火花和静电消除设备、接地避雷等。

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具体方法包括:

  1. 冷却灭火
  • 在一定条件下,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即会停止。
  • 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
  • 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引起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地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从而火势得到控制、火灾终止。
  1. 隔离灭火
  • 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是常见的扑灭火灾的手段。
  • 例如,在扑灭可燃液体火灾时,迅速关闭输送可燃液体的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的输送管道,同时打开可燃液体通向安全区域的阀门,使已经燃烧或即将燃烧容器中的可燃液体转移。
  1. 窒息灭火

  • 当可燃物的燃烧低于燃烧所需最低氧浓度时,燃烧不能进行,即火灾被扑灭。
  • 在着火区域内,可以通过灌注非助燃气体(如二氧化碳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
  1. 化学抑制灭火
  • 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即可使燃烧中止。
  • 化学抑制灭火的常见灭火剂有干粉灭火剂和七氟丙烷灭火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