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创新疗法打破胶质瘤治疗困境,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
三种创新疗法打破胶质瘤治疗困境,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
胶质瘤是常见的脑肿瘤,包括多种类型,通常分为4个不同的级别。其中1级-2级被称为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经治疗后能很好地控制病情,长期生存也有可能。3级-4级胶质瘤恶性程度比较高,比如4级胶质瘤,很多都是可怕的胶质母细胞瘤(GBM)。
来源:摄图网
目前,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还是传统手术。关于药物治疗,20多年来一直没什么特别突破性的进展。不过这种局面即将被打破。因为现在已经有了多个前沿疗法可改善胶质瘤患者的预后。
IDH靶向药:Vorasidenib
2023年7月,在盛诺一家“全球专家系列公益直播”中,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神经肿瘤中心主任Patrick Wen教授详细解读了胶质瘤重磅3期临床试验INDIGO的数据。
Patrick Wen教授表示,INDIGO试验中,携带IDH突变(IDH1/IDH2)的2级胶质瘤患者,经过手术后被分为两组,一组接受Vorasidenib靶向治疗,另外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结果靶向治疗组的患者明显延缓了肿瘤复发时间,比安慰剂组的平均疾病控制时长延长了16.6个月,疾病加重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61%。
不仅如此,Vorasidenib的耐受性也很好,虽然一部分患者用药后转氨酶有所升高,但都会慢慢消退。
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截图
胶质瘤比较令人头痛的治疗难点,在于人体自带的防御系统——血脑屏障。而Vorasidenib正是一款专门被设计出来的高血脑屏障穿透性药物。即便患者脑肿瘤数量较多,也依然可以发挥不错的疗效。
BRAF靶向联合疗法
BRAF突变在大约15%-20%的儿童低级别胶质瘤和大约5%-10%的儿童高级别胶质瘤中存在。而比较令人欣慰的是,该靶点早已存在对应的靶向疗法——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组合疗法,已获批用于BRAF突变的黑色素瘤和肺癌。
2023年,英国科研人员在2期TADPOLE-G临床试验[1]的一项研究中发现,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方案相较于标准化疗,显著提升了BRAF突变的低级别胶质瘤患儿的预后,肿瘤大幅缩小或消失的比例提升4倍多,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从7.4个月提升至20.1个月。
该试验的另外一项研究显示,曾接受过BRAF靶向治疗的高级别胶质瘤患儿,接受联合治疗后,56%的患儿肿瘤大幅缩小或消失,疗效同样比化疗好很多。
前沿溶瘤病毒疗法:Delytact
除了靶向治疗,另外一个前沿疗法——溶瘤病毒,也开始在脑胶质瘤中崭露头角。
2022年,来自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期单臂临床试验中,前沿溶瘤病毒疗法Delytact表现良好。19位胶质母细胞瘤(胶质瘤中最恶性类型)患者,存在肿瘤残留或遭遇复发,他们接受1剂Delytact后,84.2%的患者生存期超过1年,平均生存期为20.2个月。如果患者初治时接受了手术切除肿瘤,之后接受溶瘤病毒治疗,则平均生存期为28.8个月[2]。
来源:摄图网
由于数据良好,Delytact目前已经于2021年6月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
参考来源: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3-11-clinical-trial-results-children-rare.html
[2]https://www.esmo.org/oncology-news/intratumoural-administration-of-the-oncolytic-herpes-virus-shows-survival-benefit-and-a-safe-profile-in-patients-with-residual-or-recurrent-glioblastoma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海南盛诺一家诊所(gh_54aaa81ba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