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庄惟敏院士领衔,建筑文化沙龙聚焦20世纪遗产观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11: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庄惟敏院士领衔,建筑文化沙龙聚焦20世纪遗产观

12月13日,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和北方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首期“建筑文化四季沙龙”在该校文化会堂隆重召开。此次沙龙以“建筑学人应具备20世纪遗产观”为主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宇等20余位全国建筑行业、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会交流,300多名师生现场参会。沙龙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金磊担任主持。

北方工业大学副校长王力代表学校致辞。他简要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强调学校经过近80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工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校。建筑与艺术学院已有40年建院历史,在文旅、文遗、文创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与实践。目前正在建设重工业建筑再利用、康复康养技术与装备2个博士培养方向。学校在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12号楼和13号楼作为“台阶式花园住宅”已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以敦品楼为代表的50年代校园建筑也积淀了很多文化元素。此次沙龙是一次思想交流与文化碰撞的重要契机,让校园洋溢着浓厚的学术热情与暖意。

在主旨报告环节,庄惟敏院士做了题为《中国南极科考站的遗产价值-建筑学人应具备怎样的遗产思维》的报告。庄院士全面回顾了1959年《南极条约》缔约的背景和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设历程,分析了在南极进行房屋建造的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在演讲中展示的中国5座南极科考站的图片资料,让与会者大开眼界,对不畏艰难的建设者们深表敬意。他还特别介绍了建于1985年的中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一号栋成为永久保留的南极历史纪念建筑的情况,使大家增强了20世纪建筑遗产理念的理解。

北方工业大学纪委书记段辉建为庄惟敏院士颁发了主旨演讲纪念证书。

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勃做了题为《北方工业大学50年代校园建筑》的主题分享,介绍了学校1952年迁至现址之后的规划格局、建筑特色以及修缮再利用情况,学校建筑体现了钢铁工业教育的历史脉络,更成为学校“兴工报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沙龙的下半场是两场关于“建筑学人应具备的20世纪建筑遗产观”的对谈讨论。

在第一场对谈讨论中,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薛明提出建筑存量时代,要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观,解决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分享了在具有遗产价值的高校建筑改造再利用时的难点和解决策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宇提出20世纪建筑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20世纪建筑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观从真实性向完整性转变,应建立完整的系统性的建筑遗产保护,具体包含物质和非物质方面。河北省建筑设计大师、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总建筑师郭卫兵指出20世纪是波澜壮阔的时代,20世纪建筑类型多样,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容易被忽略,提倡公众都应具备遗产保护的观念,高校应开展普及教育。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该校杰出校友祁斌认为,20世纪建筑遗产是活着的遗产,承载了当代人的记忆,具有文化传承意义。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舒平对建筑遗产的价值认知做出阐述,提出各大高校应该就建筑遗产观念进行普及教育,提高对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建筑系主任王金岩提出,应将高校内建筑作为20世纪建筑保护的主轴,建筑遗产应作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该校建艺学院院长王新征提出20世纪建筑遗产处在复杂的时间段中,这一时期我国完成农业向工业化的转变、乡村向城市化的转变,20世纪遗产承载着人类活动的痕迹,建筑文化遗产教育应纳入建筑课堂。

在第二场对谈讨论中,庄惟敏院士提出建筑遗产应透过表象看本质,建筑遗产观应融入青年教育。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秘书长叶依谦指出应关注20世纪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也应有类似于《文物保护法》法规条例来支撑。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集团总建筑师王振军指出电子工业建筑也是20世纪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首钢国际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向春涛向大家介绍了首钢工业遗址华丽转身背后的故事。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韩林飞提出20世纪建筑具有产品化特征,需要被公众认知其价值。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陈雳提出20世纪建筑遗产边界广远、范围大、内容丰富,应得到各界的重视。该校建艺学院贾东教授回顾了学校举办的大师系列论坛,指出要在新时代持续保持学习的状态。该校建艺学院钱毅老师提出20世纪建筑遗产是厚重历史的具体展现,应进入课堂,建立关于建筑遗产的使命感。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得到了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的学术指导,会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为年末校园学术活动增添了重要的一抹亮色。

北方工业大学12号、13号家属楼,建成于1985年,曾获“中国80年代建筑艺术优秀作品奖”,是当时“全国十佳作品”之一,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