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秦汉前中国人穿“裙子”,西汉昭帝时才开始穿有裆裤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10: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秦汉前中国人穿“裙子”,西汉昭帝时才开始穿有裆裤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穿着习惯与现代大不同。在秦汉时期之前,不论男女都穿着一种类似裙子的“裳”,而“裤子”则是一种只遮盖小腿的“开裆裤”。这种独特的服饰文化,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礼仪规范和生活习俗。

在秦汉时期之前,中国古代的居民并没有穿着现代意义上的裤子。不论社会地位的高低,不论性别,人们的服装都是“上衣下裳”的样式。这里的“裳”,指的是一种遮盖身体的衣物,即我们所说的裙子。因此,古代男性同样会穿着裙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在裙子下面加上用于保暖的胫衣,即“绔”。

《说文解字》中对“绔”的解释是“绔,胫衣也。”“胫”指的是小腿,“胫衣”则是用来给小腿保暖的护套,它们分别套在左右小腿上,并没有前后裆相连,可以说是广义上的“开裆裤”。富裕家庭的子弟则会用质地细腻的“纨”来制作“绔”,这也是“纨绔子弟”这一成语的由来。因此,在秦汉时期之前,人们在公共场合的坐姿通常是“跪坐”,而“箕坐”(双腿分开伸直坐着)被视为非常不礼貌的行为,盘腿坐也同样不太得体。

这种“开裆裤”在当时主要在上层社会中流行,宫中的女性和贵族女子通常会穿着外部的“曲裾深衣”,内搭这种无裆的“胫衣之绔”。这种穿着习惯一直持续到西汉昭帝时期才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当时,霍光为了让他的外甥女上官皇后能够得到皇帝的专宠并生下子嗣,下令宫中的侍女们都改穿“穷绔”,并且系上更多的带子。这意味着禁止侍女们再穿“开裆裤”,一律改为穿着“穷绔”。

这一事件被记录在《汉书·孝昭上官皇后传》中,描述如下:

霍光希望皇后能够得到专宠并生子,而当时皇帝身体状况不佳,周围的侍从和医生都迎合着说应该禁止宫中的侍女们穿着开裆裤,一律改穿紧身的绔,并且系上更多的带子,从此后宫中再也没有人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

那么,“穷绔”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裤子呢?

有人认为“穷绔”是一种紧身的内裤。但是在古代,通常男女都不穿内裤,所以这种解释似乎并不太合理。《中国全史·后妃史》中提到的是“让宫女们统统缝紧裤裆”。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穷绔”应该是在原来的“开裆裤”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加裆紧裆裤子,可以看作是一种连裆裤。但是,“穷绔”与现代的裤子可能还是有所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大约从赵武灵王时期开始,华夏族已经有了连裆的裤子。《史记·六国年表》中有记载:“赵武灵王十九年,初胡服。”这表明赵武灵王为了适应骑马作战的需要,在军队中推行了胡人的服装,改穿短衣长裤,这种裤子的样式已经与现代裤子颇为相似。然而,之后的连裆裤主要作为军装,仅在军队或下层劳动者中流行,而上层贵族由于受到传统礼仪的限制,并不愿意穿着。

上述的“穷绔”便是借鉴了胡服的样式,是一种有裆并且在前后系带的裤子。颜师古在注解中引用了服虔的话:“穷裤有前后裆,不得交通也。”由于传统的裤子只是胫衣,而胡服的裤子则是完全覆盖腿部,并将前后裆连接起来,因此被称为“穷裤”。

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从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开始,宫中的女性才开始穿着有裆的裤子,并且这种穿着习惯逐渐从下往上流行开来。但直到魏晋南北朝、唐朝时期,女性才真正穿上了现代意义上的裤子,她们的坐姿也随之从跪坐转变为盘坐和箕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