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认知行为疗法助力精神分裂症康复:惠州市二院研究显88.49%有效率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22: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认知行为疗法助力精神分裂症康复:惠州市二院研究显88.49%有效率

近日,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项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对3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经过8周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49%,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这一成果再次证明了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重要价值。

01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简称CBT)是一种社会心理干预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理健康状况,如抑郁症和焦虑症。它通过挑战和改变认知扭曲及其相关行为来改善情绪调节,并制定应对当前问题的个人策略。CBT结合了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侧重于解决特定问题和实现既定目标。研究表明,CBT在治疗多种心理健康问题方面有效,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02

CBT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理念发生了变化,强调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全病程的心理社会综合治疗。CBT联合精神药物治疗已被证实对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并被英国和美国的临床治疗指南推荐为首选心理治疗方法。

针对妄想的治疗

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内容多涉及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问题,如被攻击、被影响、被操纵、被控制或被贬低等等。CBT针对妄想的治疗是通过CBT各种技术的使用,动摇患者对妄想的坚信程度,降低妄想对患者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社会功能的作用。

针对幻觉的治疗

幻觉也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之一,在临床上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或痛苦,甚至在幻觉的影响下给家庭、社会带来危险。在进行CBT时首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然后系统地评估幻觉的内容及特点、患者的情绪反应,然后与患者讨论幻觉,进行幻觉的正常化和教育,加深患者对幻觉的理解和认识,指导患者对幻觉的应对策略等。

针对阴性症状的治疗

阴性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和妄想得到很好控制后残留一些症状,表现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和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CBT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不如阳性症状明显,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CBT中,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治疗师要根据患者能力高低,制定活动目标,激发患者对各种整理项目的兴趣,加强社会活动和提高职业技能。

针对精神分裂症伴随的抑郁、焦虑情绪的治疗

在临床上,18%~5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抑郁或焦虑的情绪问题并有自杀企图,上述情绪问题可以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之前、患病同时或在病情缓解之后出现。针对这部分患者进行CBT治疗,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评估焦虑、抑郁情绪的性质、严重程度、发生和维持的原因及变化的规律,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做出相应的解释及心理教育,修正他/她的非理性的观念和推理,从而治疗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应用放松训练技术,可以直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在精神分裂症CBT中,有关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教育和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预防也是CBT的主要内容,对于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早期识别患者的复发征兆,降低复发率、再住院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作用。

03

最新研究进展

医学界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理解正在不断进步,这对于疾病的早期识别、治疗和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识别与干预

近年来,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研究重点之一是如何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2024年3月,在《JAMA Psychiatry》(IF=25.8)上发表的一篇系统综述和元分析研究显示,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之前,首次发作的精神病患者就已经表现出显著的认知功能障碍。这项研究汇总了2625名患者的数据,比较了他们在速度处理、言语学习、视觉学习、工作记忆、注意力、推理/解决问题能力和执行功能等多个认知领域的表现。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在所有认知领域中的表现都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强调了在疾病早期阶段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的重要性。

认知障碍的病理机制

尽管具体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当前的研究已经开始揭示一些可能的生物学路径。例如,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某些区域(如前额叶)的结构和功能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区域与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其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认知能力。

认知功能的治疗

在治疗方面,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一篇发布于NEUROSCI BIOBEHAV R (IF=8.00)的meta分析对不同抗精神病药进行比较,研究最终纳入了54篇RCT试验,总计5,866名患者。比较了多种抗精神病药物在对精神障碍患者认知综合评分和九个认知领域(处理速度、注意力、运动表现、视觉构造、记忆和语言学习、 视觉学习、社会认知、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的影响。部分结果见下图:

  • 认知综合评分及注意力

认知综合评分:包含9种抗精神病药物和安慰剂的两两荟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氨磺必利和鲁拉西酮在综合得分的改善是最好的;氟哌啶醇和氯氮平在综合得分的改善是最差的。

注意力:包含10种抗精神病药物和安慰剂的两两荟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氨磺必利和鲁拉西酮在注意力这个认知领域的改善是最好的;氟哌啶醇和安慰剂在注意力这个认知领域的改善是最差的。

处理速度

处理速度:包含了13种抗精神病药物和安慰剂的两两荟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氨磺必利和舍吲哚在处理速度这个认知领域的改善是最好的;氟哌啶醇和瑞莫必利在处理速度这个认知领域的改善是最差的。

记忆和语言学习

记忆和语言学习认知领域:包含了10种抗精神病药物和安慰剂的两两荟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氨磺必利和奋乃静在记忆和语言学习这个认知领域的改善是最好的;氯氮平和氟哌啶醇在记忆和语言学习这个认知领域的改善是最差的。

值得一提的是,氨磺必利在各项认知领域中均表现较好,如执行功能和处理速度。原因在于,氨磺必利是选择性多巴胺(DA)D2和D3受体阻断剂,而阻断D3受体可促进健康人和伴有认知损害的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此外,通过影响这些关键的神经途径,氨磺必利有助于改善记忆力、注意力以及决策制定能力,从而使其成为治疗认知障碍相关症状的有效药物。

04

展望

当前的研究和治疗进展表明,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早期识别和针对性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治疗上主要依赖于药物介入,但不同药物在改善患者各项认知功能方面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更为精确的诊断工具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同时,跨学科的研究,结合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药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将为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解和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