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的养生秘诀:从饮食到心态的全方位调养
名老中医的养生秘诀:从饮食到心态的全方位调养
名老中医,作为中医界的泰斗,他们的养生之道自然备受关注。通过对多位名老中医的深入访谈和资料收集,我们发现,他们的长寿秘诀并非什么玄之又玄的秘方,而是源于对中医养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长期实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名老中医的养生智慧。
饮食养生:慎药损谷,顾护脾胃
“得谷者昌,若致土败,虽卢扁复生,亦难为力矣。”这是名老中医肖龙友的名言。在名老中医眼中,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因此,他们在饮食养生上格外注重顾护脾胃之气。
肖龙友在治疗虚损和久病患者时,特别重视调理脾胃,常用党参、山药、白术、莲肉等药材。他还在家中常备炒黄黑的糊米或炒糊的馒头,用来治疗消化不良。
另一位名老中医董德懋则创立了“调理脾胃十法”,包括通下、理气、清热、祛湿、消导等攻法,以及益气、升举、温中、固涩、养阴等补法。他强调,治疗脾胃病应分清虚实寒热,临床病情往往虚实夹杂,寒热并见,因此,遣方用药要平和,药量宜轻,用药宜精。
路志正则是当代继承和发展东垣脾胃学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北方亦多湿邪”,湿邪会阻滞气机,因此,调理脾胃的关键在于化解湿邪。在日常饮食中,他主张“谷肉果菜合理搭配”,强调五味调和,反对偏嗜。
运动养生:调整功能,开发潜能
名老中医们不仅注重饮食调养,还非常重视运动养生。他们认为,运动可以调整人体功能,开发潜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董德懋坚持练习站桩功,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30-40分钟。他在60多岁时曾患高血压,通过练习站桩功得以治愈。他强调“调气、积精、全神”的思想,认为气功可以调整人体的功能,开发人体潜能。
路志正则自创了“路氏八段锦”,通过导引吐纳来调和气血,强身健体。朱仁康教授则认为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强调“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频而多”的饮食规律。
起居有常:调和阴阳
《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起居有常”,名老中医们对此深以为然。他们认为,人的生活起居应符合“四时五脏阴阳”,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
阎润茗老中医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现代人应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路志正、阎润茗、薛伯寿、马伯英等名老中医,生活都十分规律,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心态调节:养心为先
名老中医们普遍认为,养生首先要养心。朱南孙教授强调,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健康至关重要。她经常开导身边人和患者朋友,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遇事不急不躁不怒,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
名老中医们的养生智慧,不仅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也为现代人追求健康长寿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养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生活方式。正如朱南孙教授所说:“养生不是刻意追求,而是长期坚持简单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