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全览:行政区划、地形气候与资源分布
中国地图全览:行政区划、地形气候与资源分布
中国地图全图:高清版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特征
中国地图全图,清晰展示了中国的行政区划、地形地势、气候类型、水系分布、资源分布等自然地理特征。以下是详细的地图和相关信息:
- 中国地图全图(行政区高清版)
中国行政区划由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组成。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区。
- 中国地形地图全图
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在中国辽阔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提供有利条件。
- 中国地势地图全图(三级阶梯示意图)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逐级下降,阶梯状分布特点,使我国大多数河流为自西向东。
- 阶梯第一级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附近,海拔在4000米以上。
- 阶梯第二级主要分布在我国主要高原,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拔1-2千米。
- 阶梯第三级主要分布在我国主要平原,海拔500米以下。
- 中国气候类型地图(分布图高清版)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貌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差别很大,形成了各地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中国降水主要是由夏季东南季风带来,东南季风为中国带来太平洋水汽,使得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年降水量最为丰富地区。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中国年降水量最少地区。
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看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淮河北—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
- 中国水系分布地图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河湖地区分布不均,内外流区域兼备。中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界线大致是: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部)一线,南段沿着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东南部是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2/3,河流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95%以上。
-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地图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
- 中国海洋资源分布地图
- 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91.51%;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8.49%,故称其为少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 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秀水、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杭州西湖美景、无锡太湖风光、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人文旅游景观有有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安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郑州)、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孝陵、中山陵,苏州园林建筑,承德避暑山庄,洛阳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壁画等,都举世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