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烟花:千年传承遇见环保新潮流
浏阳烟花:千年传承遇见环保新潮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年来,烟花以其绚丽的色彩和璀璨的光芒,寄托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花炮之乡”,湖南浏阳的烟花产业源远流长,历经14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工艺遇上现代科技
近年来,浏阳市紧紧围绕打造“世界花炮之都”的目标,坚持“减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保安全”的产业发展思路,持续推动花炮产业转型升级。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浏阳烟花产业正以创新为引领,实现从传统工艺向现代科技的华丽转身。
创新材料引领环保新潮流
环保烟花的诞生,是浏阳烟花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通过采用无烟药剂、环保纸张等新型材料,环保烟花在保持传统烟花视觉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烟尘、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这些新材料不仅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还减轻了燃放后的清理负担,真正实现了“看得见的美丽,看不见的污染”。
智能技术点亮未来
技术创新是环保烟花发展的核心动力。电子引燃方式替代了传统火引,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还减少了因操作不当引发火灾的风险。更令人惊叹的是,芯片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烟花表演能够实现更复杂的视觉效果和更精准的燃放控制。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观赏体验,还为烟花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政策支持助推产业腾飞
浏阳烟花的环保转型,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浏阳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浏阳市烟花爆竹产业集群“十四五”发展规划》《浏阳市烟花爆竹产业高质量安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和《浏阳市打造“世界花炮之都”十条激励政策》等政策,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此外,还建成了20条机械化自动化示范生产线,帮助43家花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这些政策和措施,为环保烟花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市场认可度持续攀升
环保烟花的创新不仅赢得了政策支持,更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2023年,浏阳花炮产业实现总产值508.9亿元,比上年增长68.8%。从2014年到2023年,中国环保烟花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幅显著。如今,浏阳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烟花出口地,产品销往美洲、欧洲、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份额约占全国的70%。
文旅融合开创发展新模式
在花炮产业发展上,浏阳市不断创新,以安全环保的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推动花炮生产迈向智能化、个性化;文化赋能,以创意焰火秀拉动城市文旅新消费……为顺应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浏阳还全力做好“烟花+”文章,推动花炮产业与创意设计、数字技术、媒体艺术等元素深度融合,打造“烟花+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当浏阳烟花与《庆余年》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7月13-14日晚,由腾讯视频、《庆余年(第二季)》剧组与湖南浏阳花火剧团联合共创的全球首档剧情实景烟花秀——“焰遇·庆余年”大型沉浸式烟花秀,在浏阳天空剧院上演,这标志着浏阳烟花产业与影视文化实现了梦幻联动。该烟花秀不仅在烟花的视觉符号、情绪烘托上重现了热播剧《庆余年》中的经典场景,还创新开发了《庆余年》授权烟花小产品,让广大观众沉浸式感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IP定制烟花秀,也让浏阳烟花再次火“出圈”。
周末焰火,是浏阳推动烟花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围绕打造“世界花炮之都”目标,2023年2月以来,浏阳每周六晚在天空剧院、浏阳河城区段推出沉浸式焰火秀,让八方游客感受“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魅力,为提升城市形象、促进花炮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据悉,2023年浏阳开展了50场创意焰火燃放活动,其中,周末焰火秀33场,累计吸引游客逾380万人次,拉动文旅消费超110亿元。在增强城市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还有效助推“夜间经济”快速增长,辐射带动了浏阳乡村旅游和餐饮住宿业的全面发展,形成了“白天游乡村、晚上看焰火”的休闲模式。2023年,浏阳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并获评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展望未来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浏阳烟花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发展理念的革新。在环保与创新的双轮驱动下,浏阳烟花正以全新的姿态,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拓展,环保烟花必将成为全球烟花市场的主流,为世界带来更多惊喜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