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泉州开元寺入选世遗名录,东西双塔见证千年海丝历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6: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泉州开元寺入选世遗名录,东西双塔见证千年海丝历史

2021年7月25日,泉州大开元寺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刹,不仅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更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01

千年古刹:从莲花寺到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原是黄守恭的桑园,初名“莲花寺”。据传,黄守恭梦见僧人欲化其地为寺,辞曰:“待桑树生莲花乃可。”不久,桑树果然生出莲花,守恭遂舍地建寺。此后,莲花寺历经多次易名:长寿元年(公元686年)改名“兴教寺”,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又更名“龙兴寺”,直至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9年),才改为现名——开元寺。

开元寺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开元寺发生火灾,佛殿、经楼和钟楼等大部分建筑均被烧毁。泉州刺史王审邦奉朝廷命令重修开元寺,这是重建后的开元寺带有官式建筑特点的原因之一。元末时期(约1357年),由于战乱,开元寺再次被损毁。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泉州地方官员和僧人、百姓多次对开元寺进行修建,但已不能完全恢复旧貌。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遗存,其中大雄宝殿为崇祯年间(1628-1644年)郑芝龙重修。

02

建筑瑰宝:东西双塔与百柱殿

开元寺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由紫云屏、天王殿、拜庭、大雄宝殿(又名百柱)、甘露戒坛、藏经阁组成。副轴线包括东廊、檀越祠、小开元寺(准提禅林)、西廊、功德堂、尊胜院(弥一法师纪念馆)、水陆寺。两轴线及镇国、仁寿二石塔组成福建最大的佛教建筑群。

大雄宝殿是开元寺的主体建筑,通高18.2米,面宽九间、进深九间,建筑面积达1345.97平方米。大殿主体为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屋角略反翘。大殿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北方抬梁式和南方穿斗式,以及闽南建筑特殊的大木结构形式,是闽南木结构古建筑的典范。

大雄宝殿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百柱殿”设计。殿内原本应有100根柱子,但为了扩大殿堂中心区域的空间,采用了减柱造处理,省去内部14根柱子,实际有立柱86根。这种设计既满足了佛像布置要求,又方便了礼佛活动。

大殿的月台外露部分嵌有73幅狮子与人面狮身的辉绿岩石浮雕,这些浮雕应是明代重建时从他处印度教寺移来。浮雕由蜀柱间隔成组,须弥座上下则刻有仰覆莲瓣纹饰。狮身人面雕刻,有的头发蓬松、四足立地,有的头上有三层螺髻、两耳垂肩、右前肢持一莲花;狮子形态,有昂首张爪,作欲噬状;有向前驰突,回头顾盼的。

东西双石塔是开元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大的石塔,代表了宋元时期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石构建筑的最高技艺水平。东塔名为镇国塔,始建于1238年,历时12年建成,高48.27米;西塔名为仁寿塔,始建于1228年,历时10年建成,高45.06米。双塔均采用花岗岩石材,为平面八角仿木楼阁式建筑。

东西双塔的建筑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双塔采用科学的设计和精妙的建筑结构,历经700多年风雨和多次地震仍屹立不倒。其抗震性能源于多种科学设计:平面八角结构均匀分布基压力,逐层收分增加稳定性,门龛错位布置调节重压,石柱三段式接柱减轻地震破坏力。更关键的是,双塔中心设有花岗岩石条砌成的塔心柱,与塔室内壁之间用大石梁链接,形成稳固的结构体系。

03

文化交融:东西方文明的对话

开元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圣地,更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见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泉州在宋元时期成为全球贸易中心,吸引了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非洲、欧洲等地的商人和旅行家。这些外来文化与泉州本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

在开元寺内,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宗教文化的和谐共存。大雄宝殿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佛教、印度教等多元宗教元素。在回族聚居地郭厝村,有一座当地中式风格建造的郭氏宗祠。不远处的一座佛教寺庙里,却有着阿拉伯风格的香炉。

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等历史人物的记载,进一步证明了开元寺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马可·波罗在1257年到访泉州时,曾惊叹于泉州港的繁华景象。伊本·白图泰在1346年游访泉州时,详细描述了福船的制造方法、操作方法和航行优势。

04

传承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新生

2001年,泉州大开元寺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1年,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元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荣誉不仅肯定了开元寺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为其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年来,开元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开元寺大雄宝殿进行了全面修缮,通过对建筑的基本形制及残损病害进行详细调查,制定了科学的保护方案。2024年10月国庆7天长假期间,开元寺共接待游客37.58万人次,同比增长61.5%,显示出其作为文化旅游胜地的吸引力。

泉州大开元寺,这座历经1300多年沧桑的古刹,不仅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兴衰,更承载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作为东西方文明对话的重要载体,开元寺将继续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