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折在家护理全攻略
儿童骨折在家护理全攻略
儿童在家进行骨折恢复护理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比如饮食上该怎样补充营养,如何防止石膏出现问题,还有哪些日常护理的小技巧?家长们快来分享你们的经验吧!
饮食调理
儿童骨折后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恢复。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饮食调理也有所不同:
骨折后2周内:此时患处有伤口和肿胀,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海鲜、牛羊肉等发物。
骨折后2-4周:进入恢复期,需要补充骨头愈合所需的营养,包括优质蛋白、钙和维生素等。食物中的营养足够且天然,非必要不用专门买保健品。
骨折5周以上:以补气血和补筋骨为主,可以适当喝一些滋补营养汤。
具体的食物推荐如下:
补钙:牛奶(建议选择鲜牛奶,巴氏杀菌的,营养价值高)、豆制品、海产品、绿叶蔬菜等。骨头汤含钙量很低,油脂嘌呤高,营养价值不高,可以适当吃钙片。
补充优质蛋白:瘦肉、鱼肉、豆制品、坚果等。优质蛋白可使骨折周围软组织加快恢复。
补充维生素C:柑橘、西红柿、猕猴桃、枣、草莓等。维生素C利于胶原蛋白合成,加速骨折愈合。
维生素D:蛋黄、动物肝脏、鱼类。维生素D调节细胞免疫并促进钙吸收,提高骨密度骨强度。
每日饮食建议:1-2个白煮蛋,300ml鲜牛奶,半斤绿叶蔬菜,适量瘦肉/鱼,低糖水果。
饮食禁忌:
- 不要抽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影响血液循环,阻碍骨骼愈合。
- 不要喝酒,酒精会损坏人体骨骼新陈代谢和钙的吸收。
- 不要喝碳酸饮料,容易形成碳酸钙。
- 少吃高甜食物,控制血糖,胰岛素因子会抑制骨骼愈合。
- 少食油腻刺激,浓茶,咖啡,寒凉性等食物。
石膏护理
石膏固定是儿童骨折治疗中常见的方法,正确的护理非常重要:
观察血液循环:密切观察孩子石膏固定肢体的颜色、温度和感觉是否正常,肤色是否红润,能否伸屈活动。如发现肢体肿胀、发凉甚至苍白、发紫、麻木和不能活动,应立即就医。
保持石膏干燥清洁:石膏未干之前,勿用手指捏石膏,以免形成凹陷压伤局部皮肤。如果石膏不慎沾水,可用吹风机冷风吹干,以免石膏断裂。
预防皮肤损伤:不要让孩子往石膏内塞小玩具,以免压伤皮肤。可用柔软胶布包裹石膏边缘,防止锋利的边缘划伤皮肤。
注意石膏位置:如果发生移位要及时就医处理。
髋部石膏固定时的护理:注意尿便管理,预防石膏污染。可在孩子背部垫棉布,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保持孩子背部清洁干燥。
增加趣味性:石膏外侧可进行彩绘,家长或孩子在石膏外面画上孩子喜欢的图画,减轻孩子恐惧心理,增加趣味性。
功能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这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血肿期消肿:抬高手或脚,需高于心脏位置,因为水往低处流,高于心脏血液循环更容易回流,这是最直接的消肿办法。适当冰敷,肿胀产生的炎症反应,冰敷可以收缩毛细血管,缓解肿胀。多活动手指或者脚趾,这样可以让肌肉收缩,可以让静脉的血液回流更快。
恢复期适当活动:不要怕疼不锻炼而导致关节僵硬。
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
骨折后期:适当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肌力恢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生活护理
休息:即使是上肢骨折,也应卧床休息3-7天,这样有利于骨折的固定和康复。
体位摆放:肢体骨折可用枕头和毛巾等抬高患肢,高度可稍超过平卧时心脏的水平位置,以利静脉血液的回流,减少患部肿胀、疼痛,促使骨折愈合。
预防并发症:严防石膏折断、脱落和受潮。注意四肢早期功能的锻炼。
饮食调理:病儿主要应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蛋以及大豆制品等。维生素对伤骨的修复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父母得鼓励孩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微量元素锌可促进骨折的愈合,牛肉、牡蛎、芝麻等食物中含锌较多。矿物质的补充,可让孩子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牛奶和大豆制品等。另外,骨折初期,病儿的食欲往往不佳,所以给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有味、易消化为主,还可给孩子多喝点鱼汤、肉汤和蛋汤等。
拆除石膏后的护理:拆除石膏后,患肢、关节因长时间不动而变得有些“僵”,径围也变细的情况发生,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经过一个阶段的功能锻炼,伤处就能恢复正常。
心理支持
骨折恢复期间,孩子可能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给予心理支持:
沟通: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解答他们的疑问。
陪伴: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
游戏:通过游戏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细致的石膏护理、适当的康复锻炼以及充分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骨折恢复期。但请记住,以上建议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意见,在护理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