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越听故事越睡不着?正确建立睡前仪式三要点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12: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越听故事越睡不着?正确建立睡前仪式三要点

为什么孩子明明很累却睡不着?如何正确建立睡前仪式帮助孩子入睡?台湾睡眠医学学会专家为你解答。

大家一定遇过这种情况:一整天活动下来,明明看得出孩子很累了却又很亢奋,要他去睡他不肯,但只要让他静下来一会儿,就立刻断电睡着。为什么孩子会这么“番”呢?

想让孩子睡着,要先切换到睡眠系统

先来了解一下睡眠的运作。大脑的运作上,睡眠与清醒并不是同一个开关,打开就清醒,关掉就入睡,而是分别两个系统、视为两个开关在运作。白天清醒系统打开、睡眠系统关闭,因此表现很活跃;等到晚上时清醒系统逐渐关闭、睡眠系统打开,此时就会越来越想睡。睡眠与清醒也像是跷跷板的概念,哪一方主导,就会表现出哪一种状态。

然而孩子还没能学会自我安抚、放松之前,会因为活动很开心,让清醒系统处于活跃的状态,因此,即使他还没感受不到自己想睡,这时候也常会很“番”而且易怒。一旦让他平静下来,睡眠系统的力量就会胜过清醒,孩子就会立刻入睡。

从上述例子可以解释,帮助孩子入睡的关键在于引导他平静下来,所谓的“睡前仪式”目的也在于此。然而有少数家长会在细节上操作错误,反而出现反效果。曾经有家长问我说,为什么睡前说故事都没有用?大人都快睡着了,孩子依然不肯睡。我问,你是说几个故事?通常他们都会回答,因为孩子听完故事还不想睡,就讲了一个又一个,所以讲故事就要讲很久。

这也难怪孩子会睡不着了!对孩子而言,听故事让他感到有趣,他当然想要听愈多故事愈好,所以允许讲完一个又一个的话,就很容易让他睡前愈来愈兴奋,就像我们大人追剧一样。

以说故事而言,讲完一个故事就好,要让孩子知道这一个行为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放松睡觉了,而不是让他可以无限延长听故事。

切换、暂留、放松,三步完成睡前仪式

帮孩子建立好的睡前仪式,家长们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仪式一│切换

透过环境跟行为来隔开白天清醒的活动状态,以及接下来要进行的晚上睡眠状态。有几种形式是很好的切换,以下分别简单描述。

  1. 降低光线亮度:我家客厅到了晚上,会把原本亮四排灯管改成亮两排,透过灯光略微调暗,让孩子自然感受到变化。

  2. 区隔空间氛围:把卧室布置得舒适、放松、光线较暗,如此一走进房间,大脑就会接收到暗示,这个情境主要是放松与休息。有个重要的前提是,尽量让卧室跟床是一个很单纯放松的环境,这样才会有效。有些家长让孩子睡前在卧室玩乐、打枕头战等,这些睡前行为就会混乱了对于卧室的感受,孩子一到卧室、上床就想玩,并不会平静下来,当然就不利于放松。

  3. 进行平静活动:越接近入睡时间,让孩子身体与脑子的活动量都逐渐降低,这是一种渐进式的切换。例如我家在8点过后就停止让孩子看影片、跑跳类的活动,坐下来一起阅读绘本或是聊天。透过活动性质的切换,而能让孩子自然而然的缓和下来。

仪式2│暂留

孩子躺床、熄灯后,如果还没能立刻入睡,建议进行一个能吸引注意、平静躺着的事物,大部分人所推荐睡前说故事,主要就是这个目的。

不过要注意,需要从事些不花脑力也不会有强烈情绪的事情,像是让孩子期待一个接一个的故事、侦探类型故事,或是有强烈情绪描述的故事都不适合。我家常会听故事的podcast节目,而且也常会讲孩子已经听过的故事,已经听过的故事既吸引孩子注意又不会花脑力,很适合在这个阶段使用。

仪式3│放松

一般而言,在进行完“暂留”阶段,孩子平静下来后应该就能逐渐入睡。但有时孩子特别清醒,或是较小年龄还不适应自己独自躺着,可以再有一些让他逐渐放松的做法,例如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有个声音在会让孩子比较安心。

选择轻音乐有些细节,首先建议是同样的音乐即可,不需要每天更换新音乐,让孩子有熟悉感的声音才是能放松的关键。可以的话,先有一段时间播放音乐,同时家长也陪同,如此一来可以增强这音乐的安全感,让孩子比较不会感到害怕。我们有与音乐人合作录制了一段好眠音乐,提供给大家参考。

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先让他练习放松技巧,像是透过缓慢呼吸的方式,如此一来在紧张或难以入睡时都派上用场。我家女儿睡不着时,就会透过呼吸引导的音档来协助。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睡眠医学学会大众教育委员会委员蔡宇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