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防可治,专家详解三阶段治疗方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防可治,专家详解三阶段治疗方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正悄然威胁着患者的视力健康。据统计,我国糖尿病人群数量已超过1.4亿,其中约每3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患有视网膜病变。这种病变不仅会导致视力模糊、眼前黑影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致盲。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不再是不可战胜的“视力杀手”。武汉普瑞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眼底病专科主任许泽骏在线科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新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专家解读:三阶段治疗方案
许泽骏院长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分为三个阶段:激光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每个阶段的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适用情况。
激光治疗:精准抑制病情进展
激光治疗,即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手段。这项技术利用激光的光-热效应,精准作用于病变的视网膜区域。通过破坏外层视网膜中消耗氧气最多的细胞,达到“弃车保帅”的效果——即牺牲部分外层视网膜,以缓解内层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的缺氧状态,从而保护宝贵的视功能。
激光光凝术能够直接作用于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区域,抑制其进一步发展和蔓延,减缓病变进程。同时,它还能改善内层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的血供和供氧,为视力保护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激光治疗还能预防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失明风险。
药物治疗:靶向抑制异常血管生长
药物治疗方面,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这类药物能够阻断VEGF的作用,VEGF是一种导致视网膜异常血管生长的蛋白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多种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包括faricimab-svoa(Vabysmo)、雷珠单抗(Lucentis)和阿柏西普(Eylea)。此外,贝伐珠单抗(Avastin)也可在适应症外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除了抗VEGF药物,还有其他新型药物正在研究中,如APX3330和OCX-063等片剂作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口服治疗。这些药物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有望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挽救视力的最后一道防线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是挽救视力的关键手段。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方法。通过手术清除玻璃体内的积血和增生的纤维组织,解除对视网膜的牵拉,必要时还可进行视网膜复位手术。研究显示,90%的糖网患者在病程中适时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视力下降。
专家提醒:定期检查是关键
许泽骏院长特别提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的原因。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病变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避免视力的进一步恶化。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作为一家经湖北省卫生厅批准设立的三级眼科专科医院,拥有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医院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还设有专门的眼角膜库,为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
面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一视力“隐形杀手”,我们既要重视,也不必过度恐慌。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定期的检查,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保护视力。许泽骏院长呼吁广大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关注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视网膜病变,以保护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