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降压效果堪比药物,专家推荐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
运动降压效果堪比药物,专家推荐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
据统计,中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3亿人,每年因高血压导致的心梗、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高达数十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意识到,除了药物治疗,还有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降压方法——坚持运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适量的体育锻炼能有效降低血压,这是因为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使心脏在每次跳动中以更高的效率泵送血液。研究显示,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减少10-15 mmHg的收缩压。 这对于已经存在高血压的人群尤其重要。
高血压患者能运动吗?答案是肯定的,高血压患者完全可以进行运动。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有效帮助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可以随意运动。在血压控制平稳的前提下,适度、规律的运动才是安全有效的。
长期运动对血压有什么好处?直接作用:长期运动能够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有研究表明,对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4周以上的运动训练可以使收缩压平均下降4.3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7mmHg。而对于高血压人群,降压效果更为显著,收缩压平均下降8.3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5.2mmHg。
机制解析:运动时,心脏加快跳动以满足全身组织的需求,从而增加心脏输出量。同时,运动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些血管扩张物质,如一氧化氮等,这些物质有助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运动过程中需监测血压,避免剧烈运动,选择适宜的时间和环境。
运动降压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规律运动可以锻炼心脏功能,降低血压,效果与服用单一降压药相当。运动方式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此外,文章还强调了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如血压控制、避免剧烈运动、做好热身和放松等。内容全面且权威,对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指导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运动方式推荐:快走是一种低风险的有氧运动,适合大多数人群。每次30分钟的快走,不仅可以燃烧卡路里,还能显著降低血压。试着选择早晨或黄昏进行,避开炎热的阳光和空气污染的时段,能让你的锻炼更安全有效。
运动时间: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时间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来合理安排。以下是一些建议:运动频率: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周保持中等强度运动4-7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但由于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为中老年人,尤其是过去没有运动习惯者,开始的运动量要小,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应该循序渐进,根据病情和体力逐渐增加运动量。
运动时间:高血压患者最好选择在傍晚进行运动,因为大多数患者都是在上午或者晨起之后服用降压药,傍晚的时候血压基本上都处于平稳状态,这时候配合运动是有效的控制血压。同时,傍晚运动产生的疲劳感也有助于睡眠。
避免极端天气: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运动,如瑜伽、健身操等。
运动注意事项:穿着舒适:运动时穿着舒适、透气的运动服装和鞋子,以减少身体的摩擦和不适感。补充水分: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身体的水平衡。但应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避免憋气:运动时避免憋气和用力过度,以免导致血压突然升高。注意环境安全:高血压患者在运动时要注意环境安全,避免在人群拥挤或者空气不流通的地方进行运动,以免发生意外。携带急救药物:高血压患者在运动时,最好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降压药、硝酸甘油等,以备不时之需。
不适合高血压患者的姿势: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某些姿势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导致血压上升或引发不适。以下是一些不适合高血压患者的姿势,以及这些姿势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一、趴伏姿势具体姿势:长期趴伏在桌面或床上,压迫腹部肌肉。不良影响:这种姿势会限制深呼吸,容易导致血中氧气不足,同时腹部受压和腹肌收缩会导致血管压力增高,甚至可能造成脑血管破裂。对于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长时间趴着看书、看电视或打瞌睡。二、突然用力或下蹲后迅速起身具体姿势:排便时突然用力,或下蹲后迅速起身。不良影响:高血压患者如果排便困难,下蹲排便时突然用力会导致腹部压力增大,血压骤升,增加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同时,下蹲后迅速起身也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使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三、领口或衣物过紧具体姿势:上衣领口、风纪扣等扣得过紧,或内衣、衬衫领子太紧。不良影响:长时间压迫颈动脉,会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脑细胞缺血缺氧,增加发生意外的风险。高血压患者应保持颈部宽松,这样有利于大脑的血液循环。四、起床过猛具体姿势:夜间下床解手或清晨起床时动作过快。不良影响:刚刚醒来时,人体的血液仍然处于粘稠状态,体位突然变化会导致脑部急性缺血缺氧,对血压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高血压患者起床时应缓慢起身,避免动作过快。五、其他不良姿势
运动降血压,牢记这 6 点: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运动前要热身,可以通过慢跑、伸展上肢、腰部前屈后伸、转腰、下蹲起等动作,让肌肉血液循环加速,迅速进入运动状态,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受伤。无论你的身体平时有多么健康,这个环节一定不能少。运动最好选下午或傍晚清晨610点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应避免运动。运动的最佳时间宜选择下午或傍晚。保持规律运动除了等长运动,还可以每周进行35天,每次进行30~60分钟低强度和中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跳广场舞等。运动中不要憋气急停不要憋气,不要急停急起,尤其是突然起身,容易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跌倒。如果有不舒服,头晕之类,应立刻停止。运动中注意适当休息。有些人做等长运动、抗阻运动时不自觉地会憋气,或者强度过大,反而造成血压波动,建议高血压患者结合自身情况咨询医生后选择运动方式。运动时要关注心率建议中等运动强度,运动中最大心率=170-年龄。一般以运动后睡眠良好、第二日晨起的脉搏基本恢复到平日水平、无明显疲劳感觉、情绪正常为好。运动后可以再次测量血压。这些情况不适宜运动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病、高血压危象或急进型高血压病,合并不稳定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视网膜病变等患者不建议运动,应先控制好病情,遵医嘱。最后,强调一点,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是必要的,药物治疗的调整和改变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因为某一天或者某几天的血压都在正常范围内就擅自停药。
总之,高血压患者通过快走来控制血压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易于坚持的运动方式。但重要的是要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合理安排运动计划,并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和身体反应。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