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销售副总裁患癌看TA-65:端粒酶激活剂的真相与风险
从销售副总裁患癌看TA-65:端粒酶激活剂的真相与风险
服用TA-65的第4个月,布莱恩·伊根(Brian Egan)确诊了前列腺癌。
TA-65,主要成分源自中草药黄芪,号称能够激活端粒酶、延长端粒,是能够抗衰延寿的神奇补剂。然而,因为端粒酶与癌症之间微妙的关系,围绕这款“长寿药”的致癌传闻从未停息过。
布莱恩·伊根是刚刚上任的T.A.公司销售副总裁,为了证明自家产品既安全又抗衰,从入职之日起每天两次服用。起初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坚持4个月后他成功了——成功地让更多人相信TA-65真的会致癌。
如今,这款疑似致癌的产品,依然披着马甲在我国热销。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懂得该如何分辨这类“诺奖保健品”的含金量。
关于TA-65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98年
新年伊始,美国生物制药公司杰龙(Geron Corporation)就给世界带来了一点小小的震撼。他们宣称找到了“控制细胞衰老、延长寿命的方法”——端粒酶,能使人类细胞永生[1]。
图注:诺埃尔·巴顿
商科出身的巴顿或许并不精通生物学,却深谙经商之道
他耗时五载,将环黄芪醇变为抗衰补剂TA-65,并对其安全性和抗衰效果进行了深入测试,结果自然是好得出奇。于是2007年,“全球首款、迄今唯一能在人体中激活端粒酶”的补剂TA-65上市了,搭配相关检测打包价25000美元/年。
虽然当时环黄芪醇相关的研究相对罕见,但TA-65的科学性却神圣不容置疑,背后有诺奖加持。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给“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成果。此后关于端粒、端粒酶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万多项。
虽然严格来说诺奖和这些研究,与TA-65都没有直接关系,但既然同属端粒研究领域,便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TA-65的销售背书。
图注:在TA-65的广告和宣传图中,直接放上了诺奖标志
TA-65名气越来越大,业绩越来越好,如果说还有什么让巴顿烦心的,那一定就是癌症了
端粒酶延长端粒、减缓细胞衰老的同时,也为变异细胞提供了无限增殖的机会,增加了癌症风险[3,4]。
面对这样的指控,巴顿的回复充满自信:中国人吃了2000多年的黄芪都没有问题,因此环黄芪醇也很安全,不会致癌。
为了证明这一点,巴顿重金资助了一些科学研究,结果如他所料。例如2011年3月发布的一项研究,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主任、端粒研究领域权威Maria Blasco教授也参与其中。结果显示,TA-65不仅能延长成年/老年小鼠的短端粒,延长健康寿命,而且不会增加癌症风险[5]。
巴顿立即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大肆宣传这一研究成果,恨不得将结果说上100遍:TA-65不致癌!不!致!癌!
然而,不深入查阅论文,很可能会忽略一些巴顿未曾提及的细节:
因为环黄芪醇的口服吸收效果并不理想[6],所以小鼠服用TA-65的剂量高达25mg/kg。而在人类中,推荐服用剂量是每天4粒胶囊,仅有20mg。
此外,小鼠服用TA-65后,患淋巴瘤、腺癌数量高于对照组,只是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诉讼风波后,巴顿和TA-65淡出了大众的视野,相关讨论越来越少,就连公司的Twitter、Youtube也慢慢停止了更新。随着尿石素A、牛磺酸等抗衰补剂不断涌现,可能会致癌的TA-65似乎已经被时代所抛弃。
令许多人想不到的是,TA-65不仅依然健在,而且小日子过得还不错,商业版图都扩张到了加拿大。2019年,它被加拿大卫生部认证为“能维持和提高免疫系统的天然草药保健品”,并于次年10月在加拿大正式售卖。
科研领域也频频传来喜讯。仅近两三年间,关于TA-65可改善免疫功能、减少心肌梗塞后炎症[7,8]、改善微血管功能降血压[9]的临床相继发表。根据Clinical Trial网站上的注册信息,一项针对健康老年人使用TA-65的临床也已经在筹备之中。
此外,2024年才才刚刚开始,T.A.未来一年的行程几乎都安排满了:3月A4M BHRT研讨会;5月A4M第32届年度春季大会、AAMP第15届国际会议、极客大会;6月细胞外科大会……要么赞助、要么参展、要么演讲,巴顿和T.A.是一点都没闲着。
激活端粒酶是否会致癌,这一议题至今仍悬而未决。
但饱受争议的TA-65,只需要稍微改头换面一下,又是一片新的天地。正如国内热销的来自美国X斯公司的某端粒胶囊,其主要成分正是TA-65,换汤不换药罢了。
作为消费者,我们唯有擦亮双眼,以科学的理性和严谨打破营销的迷局。